海南省海口市2022-2023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科期末检测题
(本试卷为开卷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特别提醒:
1.答案一律按要求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题有关说明。
3.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15次常委会议批准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经济特区条例公布后最困扰深圳的偷渡外逃现象,突然消失了,这说明
A.该条例加强打击偷渡外选B.办经济特区是人心所向
C.深圳特区百姓将得到救济D.偷渡外选风险徒然增加
2.小吴同学在阅读课文“相关史事”时发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深、治治病”“打虎”“拍蝇”“猎狐”等表述。以上表述主要指
A.注意形象,保护环境B.改进作风,加强反腐
C.美容养生,远离危险D.健康生活,和谐相处
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以下史事最早发生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B.民族区域自治写入(共同纲领)
C.民致区域自治制度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内蒙古自治区宜布成立
4.1995—2000年的六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商投资项目近2万个。台沟同胞来相国大陆1200多万人次,这说明
A.两岸经济往来日益密切B.两岸加强政治合作
C.“一四两制”得以实施D.和平统一成为共识
5.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以上记述的是
A.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B.中英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了D.中葡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6.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绘有诸多深刻寓意的元素。除五星、大桥、海水图案外,中间的三朵花是澳门人民钟爱的
A.紫荆花B.玫瑰花C.莲花D.牡丹花
7.“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据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为
A.2011年B.2021年C.2031年D.2019年
8.表中对成项完
A.①B.② C.③D.④
9.“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扩大,成功举办了18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以上材料主要涉及
A.广东成立经济特区B.海南建省办特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 D.福建省办经注特区
10.2001年12月,经过长达15年双苦曲折的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
A.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B.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
C.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D.牢固树立了新发展理论
11.右图为小林同学自主学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此图的主题为
A.新时代强因之路B.新时代强军之路
C.海陆空军的建设D.导弹部队的发展
12.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时对印度总理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上述言论说明
A.朝鲜战争胜利结束B.发展中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
C.万隆会议即将召开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思想
13.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关系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此时,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了,这说明
A.尼克松认识到改兽中美关系的必要性
B.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中美两国的分歧与矛盾可以迎刃而解
D.荧国十分认同中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
14.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右边示意图可以看出
A.人造卫星发射的困难B.人造卫星广泛用途
C.核能开发利用的重要D.人造卫星原理构造
15.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普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中国重返联合国③中美关系的缓和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6.50年前,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右图中。正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的研究者应为
A.李四光B.袁隆平C.华罗庚D.翟志刚
17.2003年10月15日19时58分,远在太空的杨利伟对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妻儿说:“在太空感觉限好,太空的最色非常美。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当时杨利伟搭乘的是
A.神舟三号B.种舟四号C.神舟五号D.神舟七号
18.2015年,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类药物上要用于治疗
A.新冠病毒B.日常感冒C.肝炎D.疟疾
19.右表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此表可以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
A.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B.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
C.银行的存款逐年增加D.人均住房面积在扩大
20.照片是历史的印记。以下照片反映的主题是
A.自行车的更新换代 B.海口的变化发展 C.交通与生活改兽 D.改革开放大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21小题13分,22小题14分,23小题13分,共40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上图为我国现代部分杰出历史人物。请写出图中①、④两位历史人物姓名。(4分)
(2)对号入座,请把以上图中的序号填入下列括号中。(4分)
( )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 )原兰考县委sj ,干部楷模。
( )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
( )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螺丝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除以上四位外,本学年你还学习了其他历史人物,请选取你喜欢或崇拜的一位,作简要介绍,并说明你喜欢或崇拜他(她)的理由。(5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85年,政府开始放松对蔬菜。水果和肉类的管控,直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开抬发展副业、比如种菜、养猪、养鸡。地方政府鼓励农民的这些新营生,包括养鱼。机械修理以及对外玩具生产等,正是这些雨后春笋般乡镇企业成功吸收了上亿的农村劳动力。
至于城市,私人企业也是蓬勃发展。1983年就有600万家私人注册的公司。两年后,这个数字更是直接添到1700万。年轻一代热情地响应邓小平努力赚钱的号召,就像他们父辈响应革命号召一样。
在1979年赴美访问中,邓小平开展了深化两国经济和文化互动的讨论,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中国百姓也在他们新买的家庭电视中看到了这一史无前例的两国会晤。
1980年,为吸引外交并给予外交企业税收优惠,邓小平在与香港隔河相望的深圳市建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在1982年到1992年间,3200家香港玩具厂转移到了广东,其中很多迁到深圳,这座城布的发展变化令人大吃一惊。
——摘编自【美】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第2版)
(1)据以上材料,概括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7分)
(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发生以上重大变化的主要背景。(3分)
(3)请就以上重大变化,发表你的感悟。(4分)
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3年,毛泽东会见尼泊尔国王时,再次重申:“我们一定会加快青藏铁路建设。”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成后,促进了一大批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为青海460万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和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修建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造福高原人民的标志性工程。西藏地区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修建青藏铁路,将填补我国西部铁路的空白,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与投资环境。
——摘编自陈一然编著《亲历共和国60年》
材料二
材料三
天路 - 韩红 词:屈塬 曲:印青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哎 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哎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哎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注:2001年,北京曲作家印青和另一位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时发现,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都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歌曲《天路》由此创作出来。)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青减铁路修建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村二,开结合所学,指出背藏铁路修建中的上要困难,(4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你对“天路”的理解。(3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
1-5BBDAB 6-10CBCBA
11-15BDABB 16-20BCDBC
二、21.(1)焦裕禄 邓稼先
④①②③
钱学森,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要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2.(1)深圳建立经济持区,多家工厂由香港迁到广东,深圳崛起。
(2)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
(3)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积极对外开放。
23.(1)从地理学科分析:青藏铁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国家之所以选择首先建设青藏铁路是因为这一线路具有许多明显优势。从方案比较看,青藏铁路是工期最短、投资额最少的一条,青藏铁路总工期又为6年;从施工条件看,青藏线所经大部分地区,无重大制约工期的工程,且铁路线基本与青藏公路并行,并通条件最为方便,为铁路组织大型机械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创造了有利条件。西藏具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和极富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等资源。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个未受到污染的地区,也是21世纪旅游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青藏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到雪域高原进行探险、猎奇、登山、科学考察、朝觐和观光。而现有的交通条件不能适应游客增长的需要,交通不便成为制约西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2)修建青藏铁路面临地质灾害、冻土和高寒缺氧三重考验。西藏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一个自治区,高山深谷交错分布,地形十分复杂。冻土问题是修建青藏铁路最主要的技术难题。冻土路基的最大特点,就是路基上部都有一层厚度1-5米的季节性冻融层,其下为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多年冻土层,受天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而极易融化,产生下沉或融陷;而寒季融化层再度冻结则会产生膨胀变形,会极大地影响铁路路基和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天路”指的是青藏铁路,其含义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它的建成改变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困难重重,所以称之为“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