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宁夏银川市景博学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答案)
(
B
.
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进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扩大
) (
A
.
蒸汽机的发明
C
.
内燃机的发明
)银川景博学校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模拟二试卷
科目:历史 2023 年 5 月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
1.《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 最伟大的文明。”分析下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 )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
青铜器 都 江堰 太阳历 金 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60 进制 种姓制度 创造从 0 到 9 的 计数法 城邦民主政治 帕特 农神庙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 B.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C.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D.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 )
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3.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前 3 世纪-6 世纪末中国与西方的发展进程” 的年代尺,据此判断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东西方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秦汉与罗马共和国都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B.西汉与罗马帝国存续时间都横跨了公元前后
C.西罗马灭亡的时间中国处于辉煌的隋唐时期 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4.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作:“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 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描写的是 ( )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 科举考试后的盛况 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
5.下表是从北魏到金朝对“中国”概念认知的变化。这反映出 ( )
北魏 推出“脱夷统华”理论。
后唐、后晋、后汉 沙陀人以“政治正统”观念进行正统建构。
契丹人 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大辽中国”的说法。
金朝 宣称“我本中国”。
A.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C.民族交融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6.顺治十四年,清政府颁布法令:督、抚、布、按,在一年内垦至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道、府垦 至二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州、县垦至三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若开垦不实及垦而复荒,新旧官员俱 分别治罪。这一做法 ( )
A.导致了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B.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C.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D.使工商业市镇发展起来 7.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 . 从分裂走向统一 B . 从屈辱走同独立
C . 从专制走向民主 D . 从封闭走向开放
8.1921 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 年,中共二 大主张消除内乱,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 领导人提出以“平民政权”取代军阀政权的政治构想。上述变化表明 ( )
A . 革命纲领逐步契合国情 B . 中共成为革命领导核心
C .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 . 理论创新成为首要工作
9.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 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 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10.华盛顿被称为“国父”,圣马丁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玻利瓦尔被称为“解放者”,甘地被称为 “圣雄”。享有如此的赞誉,是因为他们 ( )
A . 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B . 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
C . 主导了国际秩序建立 D . 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11.观察下图,导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 ( )
B.火车的问世
D.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
)
)12.“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下图漫画反映了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
C.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 D.联合国地位受到挑战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13.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读下面时间轴,回答问题:
(1) 开天辟地事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说说你对“改天换地”的理解。(4 分)
材料二 以下是小张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笔记录。请你阅读后完 成以下学习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章 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 第一节 天文历法的演变 天文观测 祖冲之 第二节 中医药的发展 …… 第三节 生产工具的革新 曲辕犁 筒车 第二章辉煌的思想文化 第一节 思想的高峰 孔子 百家争鸣 第二节 史学巨著 《史记》 《资治通鉴》 第三节 多元的艺术 元杂剧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加以论述。 (6 分) (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解说条理清楚)
(2) 结合所学回答“深刻变革”带来的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 “伟大转折”后中国农村改革的措施是
什么? (3 分)
(3)1997 年能“洗刷国耻”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 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了。此后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
生物、农作物、人种 (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发生突发性的交流。这种交流被称为
“哥伦布大交换”。
——摘编自 360 百科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欧洲经济有什么影响?中华文明对“哥伦布大交
换”做出了什么贡献? (3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B C C C C A A A C B
银川景博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二模卷答案
材料题
13题:(1)中共一大的召开;(1分)
(1)“改天换地”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或者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改变了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3分)
(2)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或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分);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3)综合国力增强 “一国两制”政策等 ( 2分)
14.
(1)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贡献: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条件。(1分)
(2)(示例))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2分
论述:中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如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体现民本思想和天下为公的理念;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医药学家关心人民疾苦的家国情怀;司马迁著述《史记》体现的自强不息精神;等等。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领域广,内容丰富多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