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宇立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十月测试历史(无答案)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宇立学校2023-2024学年
八年级上学期十月测试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文件中说:“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义律所说的中国政府犯下的“战争罪行”和英国被强迫缴出的“财产”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鸦片 B.虎门销烟 鸦片
C.鸦片战争 布匹 D.第二次鸦片战争 银元
2.《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这表明中国(  )
A.领土主权受到破坏
B.丧失了这些地方的司法主权
C.开始与英国进行商业贸易
D.被迫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
3.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是一位颇为知名的皇帝,因为他碰上了中国划时代巨变的战争,他是这场战争的头号当事人。这里所说的“巨变”是指(  )
A.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D.开启中国赔款恶例
4.“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849年至1853年,沙俄对黑龙江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上述材料最能反映沙俄(  )
A.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在东亚军事实力很强大
C.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D.侵略注重获取经济利益
6.李大钊曾说:“他们(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
A.缺乏坚决的斗争意志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C.没有对外作战经验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7.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
8.军事工业的兴办需要足够的原料和燃料供给,建立新式海陆军需要后勤保障,同时也需要有近代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建设的配合。为此,洋务派的举措是(  )
A.派遣留美幼童 B.兴办新式教育 C.建立近代海军 D.创办民用企业
9.有学者认为,奕?、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派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
B.洋务派自发地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
C.洋务派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D.洋务派客观上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10.《马关条约》第六款第四条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开设工厂 B.割占土地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赔款
11.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驻华公使田贝说:“如果美国容忍列强瓜分中国的势头蔓延,我们就会失去……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为此,美国的应对策略是(  )
A.发动战争 B.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C.争取片面最惠国待遇 D.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12.著名学者金冲及说:“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的兴起,是甲午战争强烈刺激下的产物;而戊戌变法高潮的出现,又是列强公然在华争夺并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这段话意在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光绪皇帝的支持
C.康梁等人的大力宣传 D.民族危机的加剧
13.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  )
A.维护和加强了清朝统治 B.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C.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14.下列能准确反映漫画内容的搭配是(  )
A.《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5.对下表内容分析归纳最恰当的是(  )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A.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D.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23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4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序号 时间 历史事件
①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②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③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 洋务运动
⑤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⑥ 1898年 戊戌变法
⑦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⑧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⑨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请你把大事年表中的事件按主题进行分类(填序号,每空填1个序号)(6分)
列强侵略:①、③、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民的反抗:________、________
探索近代化: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从③④、⑤⑥、⑦⑧⑨三组组合中,任选两组说明其中事件之间的联系。(12分)
(3)大事年表中的事件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材料二 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文章《变法通议》等均发表于《时务报》。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时务报》颇受读者欢迎,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
材料三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道:“尽管维新运动未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并说明他当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时务报》对戊戌变法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务报》能够“数月间行销万余份”的外部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戊戌变法的内容都涉及了哪些方面?如何理解“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史上的这两次改革的主要区别。(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重大事件
1840—1842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年 沙俄出兵强占中国伊犁地区
……
1894—1895年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世纪90年代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1900—1901年 英、美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主要特点。(答出2点即可,4分)
(2)阅读材料,围绕“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确定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一、1.B 2.D 3.B 4.B 5.A
6.D  据“他们(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看出,太平天国采用宗教,建设不可能实现的天国,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D正确。A、B、C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7.D 8.D 9.D 10.A 11.B 12.D 13.C 14.D
15.A
二、16.(1)⑤ ⑧ ② ⑦ ④ ⑥
(2)示例:③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
⑤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戊戌变法。
⑦⑧⑨: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1)目的:自强(或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关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培养近代人才。
(2)作用:舆论宣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也唤醒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3)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理解: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开创了我国近代政治改革的先河。
(4)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变革政治制度。
18.(1)以战争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略国家日益增多。
(2)观点:列强侵华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列强相继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大量的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华导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探索,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
结论:列强侵华,一方面导致民族危机加剧;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人民由此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