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四校七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四校七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A. 盘古和女娲 B. 炎帝和黄帝 C. 后羿和夸父 D. 尧舜禹
2.智冠电子公司于1997年推出游戏《轩辕圣战录》,它讲述了轩辕氏联合炎帝打败呼唤雨的大魔头的故事。“大魔头”的原型应是传说中的( )
A. 盘古 B. 蚩尤 C. 后羿 D. 仓颉
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C.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 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4.古sj 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段材料描述的社会现象是( )
A. 制作生产工具 B. 种植五谷和蔬菜 C. 通商交换 D. 建造房屋
5.相传他“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他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陵寝在湖南株洲,他是( )
A. 舜 B. 蚩尤 C. 禹 D. 炎帝
6.《史记 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用人标准是( )
A. 血缘关系 B. 德才兼备 C. 学识渊博 D. 战功显赫
7.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是为了纪念他( )
A. 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B. 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C.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 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8.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 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 推行了禅让制
C.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 主持治水有功
9.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 黄帝 B. 尧 C. 炎帝 D. 舜
10.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这说明( )
A. 传说是不可信 B. 传说就是历史事实
C. 传说中有一定的历史真实 D. 传说太夸张了,应该完全否定
11.从黄帝、炎帝的古老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北京人会使用火 B. 河姆渡人栽培水稻 C. 半坡人种植粟 D. 华夏族形成
12.对远古传说时代文明作出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尧和舜 C. 黄帝和蚩尤 D. 炎帝和尧
13.如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幅示意图,传说中的阪泉之战应该位于图中的什么位置(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14.“黄陵谒祖祈福中华”——2020全球华人新年祈福大典,于2019年12月31日晚在陕西省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全球华人华侨和社会各界代表千余人齐聚桥山,缅怀人文初祖黄帝,鸣钟祈福。如图所示属于黄帝贡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5.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当时是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历史上把这种产生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选举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天蓝地绿,惠风和畅。 2019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适逢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拜祖大典现场洋溢着浓浓的爱国热情。海内外炎黄子孙循着祖先的足迹,汇聚黄帝故里,礼拜人文初祖,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祈愿和平和睦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平定蚩尤乱”指的是何事?
(2) 怎样理解“中华开国五千年”?
(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海内外的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4)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举办这样的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17.2020年3月26日上午,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举行,全球华人以庄严神圣之心、感恩追远之情,通过直播瞻仰黄帝故里,共同“网拜”轩辕黄帝,祈福中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虎通义》中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周易 系辞下》中记载:“(神农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史记 夏本纪》
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 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够体现材料一所反映情况的原始居民。
(2) 指出材料二中所描写的人物是谁以及他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3) 据材料三,分析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4)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华民族具有的民族精神。
18.识读地图、阅读书籍、参观古迹等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今天让我们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图中历史
(1) 远古时期华夏族主要活动在什么地理区域?华夏族是在哪两个部落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二组书籍
(2) 根据图2中的人物名字,说说传说中他有哪些贡献。
第三组名人遗迹
(3) 图3和图4分别是谁的陵墓?请各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两个人物。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故选:B。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知道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B
【解析】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故选:B。
本题考查炎黄战蚩尤,知道“大魔头”的原型应是传说中的蚩尤。
本题考查炎黄战蚩尤,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B
【解析】据“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它提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中华民族的形成非一族所成,从古至今,远古时期的部落交错者,互相来往,排除各自之间关于习俗、语言、文化等等方面的差异,而是趋向于走向同一文化认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走向融合,形成了统一民族。我们后世人称呼为诸夏民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的相关史实,关键是对材料信息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解析】据题干“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可知,炎帝教人们通商交换,开辟集市。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他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
本题考查炎帝,知道炎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本题考查炎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尧权授舜”可知反映的是“禅让”制。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B是正确的选项;ACD材料没有体现。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尧舜禹的“禅让”。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尧舜禹的“禅让”。
7.【答案】D
【解析】相传很早以前,黄河经常泛滥,大禹带领自己的部落对黄河进行治理,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为此三过家门而不入.此后黄河再也没有泛滥,并且造福人类.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是为了纪念他治理水患,造福人类。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大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大禹的历史功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理解并识大禹记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解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本题考查黄帝,知道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本题考查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C
【解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神农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一位勤劳、勇敢、睿智的部落首领,他是中华民族之祖、农业之祖、医药之祖、商贸之祖、音乐之祖等,对中华文明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三皇”之一。
故选:C。
本题考查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知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炎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
10.【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于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故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这说明传说中有一定的历史真实。
故选:C。
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黄帝的主要贡献。炎黄、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本题考查了黄帝的主要贡献。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11.【答案】D
【解析】从黄帝、炎帝的古老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华夏族形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知道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A
【解析】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等,对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炎帝教人民种植农作物,后人尊称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故选:A。
本题考查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知道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他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掌握黄帝和炎帝有关知识。
13.【答案】A
【解析】阪泉之战是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之间展开了一场激战。故阪泉之战应该位于图中的A处.
故选:A。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知道阪泉之战是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之间展开了一场激战。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B
【解析】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故B符合题意;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仓颉创造文字。③④不是黄帝的贡献,排除含有③④的ACD。
故选:B。
本题考查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黄帝的功绩。
15.【答案】D
【解析】尧舜禹都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转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相关知识.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禅让制的知识.
16.【答案】【小题1】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小题2】在中华文明史上,早在距今四五千年的炎黄时代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如建造宫室,发明舟车,发明文字等,标志着中国社会摆脱了野蛮蒙昧的时代,进入文明进步的新时代。
【小题3】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以后,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就是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小题4】弘扬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可以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小题1】炎帝。半坡人。
【小题2】禹。大禹治水,消除了水患。
【小题3】华夏民族是在各族交错杂居,求大同去小异,相互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
【小题4】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具有敢于担当历史重任、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
【解析】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大禹治水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炎帝和黄帝、大禹治水等相关史实。
18.【答案】【小题1】黄河流域;黄帝部落、炎帝部落。
【小题2】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小题3】黄帝、禹;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大禹治水,造福人类。
【解析】(1)本题以炎黄部落地图为依托,考查的是炎黄部落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黄帝的事迹。识记相关知识。
(3)本题结合图考查黄帝和禹的知识。识记理解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帝和禹的相关知识的掌握,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