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二中期考试(23-417B)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二中期考试(23-417B)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二中期考试(23-417B)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2.面对14世纪中期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号称万能、救世的教会表现乏力,大量“神的仆人”和俗人一样死亡,这一时期欧洲丧失了1/3的人口。人们开始放弃信仰疗法,采用世俗方法研究抵制瘟疫的措施,这唤起了劫后余生者“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材料所述现象A.直接催生了宗教改革B.促成了人文主义的产生C.基本否定了教会权威D.提供了欧洲历史转折的契机
材料三19世纪朱20世纪初,“教育救国”在中国已经有了较为广阔的市场。清末统治阶级从中央到地方都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到开办新式学校、创建公共图书馆的教育救国实践当中。从1903年到1910年,大多数省份的官员均上疏请求设立省公共图书馆,由此掀起了清末的近代图书馆运动。——摘编自周红《教育救国思想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中两种救国思想形成的各自原因。(7分)(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并对这一时期救国思想的转变进行简要评价。(8分)
10.“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国之命在人心”与下列哪种思想观点一致(A.轻徭薄赋,虚心纳谏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二中期考试(23-417B)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