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023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B.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C.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D.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在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信息资料的情形下,从概念研究、原理探索起步进行氢弹研制攻关的工作。B.1961年初加人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的于敏是队伍中的核心人物,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改学原子核理论。C.材料一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氢弹成功爆破的创新奇迹,氢弹的成功爆破是成千上万人努力拼搏的结果。D.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大高校,众多重大的科研成果来自高校的青年科学家和科研团队。
(摘编自韩成武《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材材料一通过全面分析杜甫所有诗作,对“沉”“郁”的内涵做了界定,并举《奉先咏怀》诗句为例。B.材料一认为律诗有“顿挫”之美,也有“流畅”之美,律诗并非只有使用“顿挫”的手法才能写得好。材C材料二认为儒家思想、杜甫在国家动荡中的遭际与情感及其性格等因素,促使杜诗形成沉郁之风。D.材料二指出“顿挫”在思想内容上是指杜诗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
2023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