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检测示范卷4语文试题,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检测示范卷4语文试题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023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检测示范卷4语文试题,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重点从古代政治伦理文化的角度辨析“弑”“杀”,并分析了“弑”的语义变化。
B.文章第一段引用《日知录》的内容,证明后世为人君所专用的称呼并非自古已然。
C.文章对比《说文解字》和《白虎通》在引用《易》时的差别,突出《白虎通》严谨的特点。
D.文章举凌曙等人修改古籍为例,论证了唐代学者对“杀君”表述的订正现象普遍存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虎通》引用《易》以表明“弑”的本义是准备充分伺机而杀的意思,没有名分限制。
B.许慎最早确定了“弑”的名分意义,指出臣杀君均为“弑”,使“弑”隐含伦理批判的意味。
C.“弑”“杀”可以混用,但也有区别,“弑”主要指涉行为过程,“杀”主要指涉行为结果。
D.对古籍中某些词,我们如果认真梳理思想史的线索,大体能梳理出这些词意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