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4章《多彩的光》核心素养卷(无答案)

第4章《多彩的光》核心素养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20分)
1.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点燃的蜡烛 B.人的眼睛
C.放映电影时的银幕 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2.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观测到了十分罕见的“金边”日环食,这是观测天象、了解和研究太阳的好时机,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下列光现象中,与该天象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波光粼粼 D.手影游戏
3. 如图甲所示,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同向驶来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设两车均匀速向前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后视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越野车在轿车司机的左后方行驶
C.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小
D.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静止的
4.如图所示的光学作图中正确的是()
5.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a移动的距离过远,不能成像
B.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C.仍成像,但像也会向下移动
D.仍成像,但人们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6.下列事例中,所看到的物或景为实像的是()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针孔照相机塑料薄膜上看到的画面
C.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D.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正立放大的字
7.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一度热播。下列与诗句有关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月亮是自然光源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C.“池水照明月”——由于光的折射
D.“潭清疑水浅”——由于光的反射
8.关于光的色散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通过三棱镜后也能发生色散现象
B.太阳光是一种单色的白光
C.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彩虹是太阳光的一种色散现象
9.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10.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某学生不得不在鼻梁上架着近视眼镜,下列情形中,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透过镜片看眼睛,眼睛变大
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透过镜片看眼睛,眼睛变大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透过镜片看眼睛,眼睛变小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透过镜片看眼睛,眼睛变小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分)
11.自身会 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填序号)。
①太阳②月亮③镜子④点燃的蜡烛⑤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⑥夏夜飞舞的萤火虫⑦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12.在一个有阳光的早晨,某人站在镜湖边向西观看建筑物时发现:有的窗口是黑洞洞的,而有的窗口是明亮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跟窗户的打开或关着有关。那么窗口是黑洞洞的窗户是 的,窗口是明亮的窗户是 的。
13.某人身高1.6m,他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为
m,像离镜面的距离是 m;如果人向镜前走1m,人在镜中的像高为 m,像离人的距离是 m。
14.如图甲是一种安装在酒店里的双面镜子。一面是普通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图乙、丙分别是人站在镜面前相同位置时,使用不同镜面所成的像。
(1)乙图中的镜子为 面镜。
(2)由图可知,人站在镜面前相同位置,面镜的视野范围大
(填“平”或“凹”)。
15.我国古诗词中往往有着优美的意境,千古名句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名句中的一句。其中看到大漠中的“孤烟”是由于光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沿 传播;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这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 现象所形成的,此时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 。
16.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了 (白光、红光、蓝光、绿光)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17.(1)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 ,每一组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
(2)成像特点: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 的像,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 的像。
三.作图题(共3小题 9分)
18.(3分)按要求作图。如图,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射向镜面,请画出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19. (3分)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现有一搜军军舰平面镜1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什么位置,请作图说明。
20. (3分)请补充完整通过凹透镜两条光线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2)
21.(5分)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平平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 (选填“粗造或
“光滑”)硬纸板与平面镜保持,如图甲所示。
(2)实验时,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0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P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前或向后翻折,则纸板Q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改变”或“不变”)。
(3)若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0点,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22.(8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勇同学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除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小勇点燃了其中一支蜡烛置于玻璃板前,他应 (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
虽没有平面确清新,但能便于·要使该卖验现象更明品,最好在较 (填 “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3)为了把像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小勇要将另一支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当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便开始记录,这将使像距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填“大”或“小”)。
23.(7分)小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这样做是让太阳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调节并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光屏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的位置为透镜的 (光心/焦点)。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的A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当蜡烛距透镜6.0cm时,光屏上 (有/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 (光屏/蜡烛)一侧。
(4)小明用LED灯做成字母“b”替换蜡烛,将它放在距透镜16cm处,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b”,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 。
(5)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