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正文化 2024届名校名师测评卷(三)语文
耀正文化 2024届名校名师测评卷(三)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耀正文化 2024届名校名师测评卷(三)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答案联动网
耀正文化 2024届名校名师测评卷(三)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补,文中指因叔父赵稹荫庇补官,这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B.犬,本指狗和猪,后常用来比喻卑劣鄙陋的人,文中指依智高等贼人。C.“朝廷负若邪”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宁许以负秦曲”中的“负”意思相同。D.“耳目”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与“耳目一新”“掩人耳目”“耳目不广”意思不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朱熹善用雪意象,凝聚了丰富的意蕴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共有四重内涵:一则表达了赏雪、观雪的休闲淡泊之志B.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凝聚了丰富的意蕴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共有四重内涵:一则表达了观雪、赏雪的休闲淡泊之志C.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凝聚了“雪”深厚的意蕴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共有四重内涵:一则表达了赏雪、观雪的休闲淡泊之志D.朱熹善用雪意象,凝聚了“雪”深厚的意蕴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共有四重内涵:一则表达了观雪、赏雪的休闲淡泊之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天下为公”代表了“大道”,而现实的生活是“天下为家”,“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的开行和纠缠助力了中华文明的延续。B.“执其两端”就是要兼顾各个方面,避免“过”与“不及”,中华文明所崇奉的“中道”是积极面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C.“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指引人们以中正合理的态度立身处世。孔子最早提出“中唐”思想,《论语》多处涉及“中庸”思想的应用。D.学会“权变”比坚守原则更难做到,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中庸之道不是机械的折中主义,而要讲究审时度势,展开适宜的积极调整。3.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中华文明“以人为本位”的特点的一项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