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素质检测模拟试题(学校自测)4(Word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素质检测模拟试题(学校自测)4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在水中,抓住量筒底部向上提,在量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大气压为个标准大气压
A. 充满水 B. 有水但不满
C. 没有水 D. 量筒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
2.(3分)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时
A. 剪刀 B. 起子
C. 镊子 D. 钳子
3.(3分)一个墨水瓶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 墨水瓶受的支持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是彼此平衡的
B. 墨水瓶的重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是彼此平衡的
C. 墨水瓶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互相平衡
D. 墨水瓶不受力.
4.(3分)下列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物体只受到的力而运动 B. 在圆形跑道上匀速滑行的运动员
C. 空中下落的雨滴 D. 匀速奔跑的百米赛跑运动员
5.(3分)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水杯倒置水没流出 B.
用吸管吸取药液
C.
用吸盘挂钩挂物品 D.
用锋利的菜刀切菜
6.(3分)估测是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以下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位中学生体重约为 B. 一个鸡蛋的重约为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D. 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7.(3分)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推车向前运动,人对车有作用力,但车对人没有作用力
B. 力产生时,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C. 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8.(3分)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地球 B. 乒乓球 C. 水 D. 盛水容器
9.(3分)年月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的深潜事业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如图所示,假设海水的密度不变,在“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潜过程中,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潜水器所受海水对它的压强大小不变
B. 潜水器始终只受到海水对它向下的压强
C. 潜水器所受到的浮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D. 潜水器所受浮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它排开海水的重力
10.(3分)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是( )
A. B.
C. D.
11.(3分)课间,很多同学在操场上锻炼身体.下列运动项目主要利用惯性的是
A. 做操 B. 跑步 C. 掷沙包 D. 引体向上
12.(3分)把重为5N,体积为600c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 )
A. 物体漂浮,F浮=6N B. 物体悬浮,F浮=5N
C. 物体漂浮,F浮=5N D. 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13.(2分)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____、____和作用点,我们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14.(5分)如图,用的水平力将重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大小为 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若压力增大到,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
15.(3分)质量为0.2千克的木块漂浮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牛,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米3.若该木块漂浮在酒精中(ρ酒精<ρ水),与水中相比木块受到的合力将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5分)如图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头发丝承受最大拉力的实验,所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N,此时的示数为__N.
17.(2分)月日我市南门一幢老式居民楼,由于四楼业主野蛮装修误拆承重墙,墙体倒塌,被埋群众利用敲击倒塌墙体求救是利用______原理,如图所示可敬的消防战士利用“救援天梯”转移受灾群众,天梯救援车属于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10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______快慢。
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______。
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______是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
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又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所示,摆球从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时,小球受到的力 ______是不是平衡力,如果此时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______往回摆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9.(10分)如图所示,一块橡皮放在水平放置的文具盒上,并随文具盒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橡皮所受支持力以及文具盒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五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0.(10分)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拉力为时,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______ ,弹簧发生了______形变。
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_____ 。
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
21.(10分)作图题
(1)如图1所示,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2.(10分)一座桥能承受的压力,请问一辆质量为吨的货车能否安全通过此桥?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根据得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为:
,
所以大气压能支持约米高的水柱,量筒中的水当然还是满的,故正确。
故选:。
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我们可以通过公式的变形求出,结果表明,大气压能支持约高的水柱,所以一只量筒的水当然就可以轻松被托住,而不会流出了。
用水来代替水银模拟托里拆利实验要至少以上的玻璃管才有可能在顶端出现真空,如果管子的长度小于,而管中的水又不满,只能说明里边的空气可能没有被排干净。
2.【答案】C;
【解析】解:
A、图示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以上几种简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该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3.【答案】C;
【解析】解:A、墨水瓶受的支持力作用在墨水瓶上,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A选项不正确.
B、墨水瓶的重力作用在墨水瓶上,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B选项不正确.
C、墨水瓶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两者都作用在墨水瓶上,并且两者大小相等、都等于书的重力;方向相反,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两者是一对平衡力. C选项正确.
D、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D选项不正确.
故选C.
4.【答案】D;
【解析】解:、物体只受到的力而运动,则受力不平衡,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在圆形跑道上匀速滑行的运动员,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变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空中下落的雨滴,在开始时速度会越来越快,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匀速奔跑的百米赛跑运动员速度大小与方向都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D正确;
故选:。
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运动状态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者二者同时改变;而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两方面。正确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改变。
5.【答案】D;
【解析】解:A、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对纸片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从而托住水,使水不流出,与大气压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滴管吸取药液,药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吸入管内,与大气压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盘挂钩挂物品,吸盘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吸在墙上,与大气压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锋利的菜刀切菜,是刀在自身重量及人的压力作用下,把菜割断,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中学生体重约为,故A错误。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重约为,故B错误。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C正确。
D、中学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即,双脚面积;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压力,压强;故D错误。
故选:。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该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A、人推车向前运动,人对车有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车对人也产生反作用力;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产生时,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B正确;
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D、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其中方向相同,不具备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解:
因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C.
9.【答案】D;
【解析】解:
、潜水器在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增加,由可知,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故错误;
、因为在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潜水器不只是受到海水对它向下的压强,故错误;
、潜水器浸没海水中后继续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故错误;
、潜水器在下潜的过程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海水的重力,故正确。
故选:。
海水密度不变,由公式可知潜水器在不断下潜时受到海水的压强的变化。
在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化判断出潜水器受到海水浮力的变化;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没液体中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此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以及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认识,属于基础题目。
10.【答案】A;
【解析】解: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浸入水中越深,它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浸没后,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先变小后不变.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解:、做操、跑步、引体向上等,主要是利用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等,不是主要利用惯性来完成的,故ABD不合题意;
C、掷沙包时,人将沙包掷出,沙包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因此主要是利用惯性来完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在体育运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解决该题,关键是抓住“利用”两字,根据经验分析得出.
此题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限定词为“利用”,是有用的惯性,而不是有害的惯性,要与赛跑类项目到达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进行区别.
12.【答案】C;
【解析】解:物体投入水中,
=v=600c=600×10-6,
受到的水的浮力:
F浮=ρ水g=1×103kg/×600×10-6×10N/kg=6N,
∵F浮>G,
∴物体将上浮,
最后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F浮′=G=5N.
故选C.
13.【答案】大小;方向;
【解析】解: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故答案为:大小、方向.
14.【答案】100 9 9;
【解析】解:物体受到的向左的水平压力静止不动,由于固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力,所以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也是;
物体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为,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
若压力增大到,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仍然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故答案为:;;。
因为固体具有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力的特性。根据外界对物体的压力,可以确定物体对墙壁的压力。
首先要明确静止和匀速下滑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解题就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此题物体静止在竖直的墙上,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和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没有直接的关系,考虑水平方向的力,不用考虑竖直方向的力。
15.【答案】1.96;2×10-4;不变;
【解析】解:因为木块漂浮在水中,根据漂浮条件可知,
木块所受水的浮力:F浮1=G木=g=0.2kg×9.8N/kg=1.96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1=ρ水V排水g,
V排水=
F浮1
ρ水g
=
1.96N
1×103kg/m3×9.8N/kg
=2×10-4;
木块漂浮在水中,根据漂浮条件,浮力等于重力,合力为零;同理木块漂浮在酒精中,根据漂浮条件,浮力等于重力,合力为零;所以木块受到的合力不变.
故答案为:1.96;2×10-4;不变.
16.【答案】0.2;2.2;
【解析】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是5N,则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
17.【答案】固体传声; 费力;
【解析】解:
当被埋在废墟下的人敲击墙壁或管道时,墙壁或管道会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利用了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天梯救援车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固体传声;费力。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可以从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
此类问题是结合具体事例考查声音的传播和杠杆的分类问题,是一道基础题目,也是中考的热点问题。
18.【答案】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快 匀速直线运动 不是 不是 静止;
【解析】解: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实验中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近,说明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速度减小得越快;
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上分析可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这种方法叫实验推理法;
当摆球从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时,此时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其速度为零,小球受重力和拉力,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
当摆球从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时,此时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为零,如果此时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摆球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
故答案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快;匀速直线运动;不是;不是;静止。
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应控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阻力的大小;
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由第问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推理出阻力为零时的运动情况;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
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判定小球是否受力平衡;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知道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并能根据所学的其他物理知识分析解决本实验中相关的实验现象。
19.【答案】解:橡皮受到的水平放置文具盒对它竖直向上支持力,作用点可标在橡皮的重心上;
压力作用在文具盒表面,方向垂直文具盒向下,即竖直向下。由此画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解析】
分析橡皮受到支持力和文具盒受到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再画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此题主要考查了支持力、压力的画法,关键是确定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20.【答案】2 3 弹性 4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解析】解:读图可知,当拉力为时,弹簧的长度为,这就是它的原长,拉力为时,弹簧长度是,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此时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拉力不大于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变化图线呈线性变化,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弹性;
;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认真读图象,当不加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就是其原长;用时对应的长度减去原长,就是弹簧的伸长量,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当图象呈线性变化时,就说明两个量是成正比的。
阅读图象是本题解答的重要手段,搞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读出关键的数据再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解:(1)如图,由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可知,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上,拉力沿绳子向上,作用点也画在小球重心上,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其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小球重心上,过小球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解析】(1)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
(2)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小球所受重力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
22.【答案】解:货车的质量:m=50t=5×104kg;
该货车的重力:G=mg=5×104kg×9.8N/kg=4.9×105N;
此时该车对桥的压力:4.9×105N;
桥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6×105N,
因为4.9×105N<6×105N;所以该车能安全通过;
答:该车能安全通过.;
【解析】
知道此时汽车的质量,据公式可计算出该车的重力,由于此时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即可知道该汽车对桥的压力;然后再利用该压力数值与题目所给出的该桥允许通过的最大压力相互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熟悉常见质量单位的换算,并能熟练的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是解决该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