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24年秋期高中三期中质量评估语文
河南省南阳市2024年秋期高中三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南省南阳市2024年秋期高中三期中质量评估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答案联动网
河南省南阳市2024年秋期高中三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劳动分工发展非常缓慢,需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即便知此,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B.在论证"动物不懂契约和交换”的观点时,作者使用了“一般”“似乎”这种表达限剖性和不确定性的词语,可见其表述十分严读。C.人需要他人帮助时,只要朝对方表明这是对他有利的,就能够如以偿,由此可见,人学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D.虽然哲学家可能不愿承认和街头搬运夫在才华上有任何相似之处,但作者认为从事不同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差异可能并非天生不同,
21.下列四组词语,请找出与示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一组,并从词语之间逻辑关系的角度说明选择的原因。(5分)示例:荆棘—困难①夺冠成功②折柳——惜别③桎梏——束缚④布衣—一学生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出作文材料的立意。(5分)课堂上,同学们读了梁遇春的散文《途中》,老师说:“无论人类国家社会,还是学校家庭个人,我们总是在途中。你们对‘在途中'有哪些思考呢?”一个学生说:“沿途佳景是迷人的,要学会领受那些额外之得。”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太多了,唯有心无旁骛,才不会误入歧途。”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与困惑也不是没有意义,就算中途易辙,也有可能另辟琪径啊。”……你是怎样看待或面对“在途中”呢?请以“也说‘在途中””为题,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要限于梁遇春散文的内容或套作梁文;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