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时间 B.路程 C.位移 D.温度
2.(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架正在进行航拍的四旋翼无人机,则下列情况下能将无人机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无人机的旋翼各点的转速
B.调整无人机上摄像头的方向
C.调整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姿态
D.地面观察者观察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
3.(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中国是少数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自行研制的战斗机“歼-20”可以实现在空中加油,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时加油机是运动的(  )
A.“歼-2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2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4.(2017高一上·温州期中)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小男孩从右侧梯子爬上滑梯,用时10s,然后在上面平台站了5s,接着从左侧的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到水平地面,用时3s.下面关于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程相等
B.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相同
C.他在第15s末开始要下滑,指的是时间间隔
D.他整个过程用时18s,指的是时间间隔
5.(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2017年9月1日起,浙江省高速公路正式启动“区间测速”.如图所示,所谓“区间测速”就是测量车辆经过某区间的平均车速.已知某高速限速120km/h,“区间测速”路段长度为20km,监测发现某轿车经过这一路段用时12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速12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仍可能存在超速现象
C.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不可能出现超速现象
D.“区间测速”可完全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
6.(2019高一上·忻州月考)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NT
7.(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由公式a= 可知(  )
A.a与Δv成正比
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
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D.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8.(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下列v-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9.(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拉汽车前进的一项比赛,如图是某壮汉正通过绳索拉着汽车运动。则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
A.壮汉、汽车 B.壮汉、绳索 C.绳索、汽车 D.汽车、绳索
10.(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若将其中央再挖掉一个小圆板成一个圆环,如图a、b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向外侧偏移,重力减小 B.重力和重心都没有变
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变 D.重力减小,重心位置不存在
11.(2017高一上·杭州期末)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接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坛的形变 B.头的形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 D.人受到的重力
12.(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为满足破冰航行的要求,其船体结构经过特殊设计,船体下部与竖直方向成特殊角度.则船体对冰块的弹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3.(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为保障旅客安全出行,铁道部门须对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乘客将携带物品放到以恒定速率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使物品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并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当乘客将物品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之后,物品(  )
A.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受到静摩擦力
B.初始阶段受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C.相对传送带静止时受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D.相对地面运动故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14.(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如图所示,用大小为100N的握力握住一个重为40N的瓶子.瓶子竖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手掌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  )
A.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0N
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N
C.当握力进一步增大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成正比增大
D.当握力持续减小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持续减小
15.(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1m,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是 (  )
A.2 m B.3 m C.5 m D.8 m
16.(2020高一下·高安期中)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  )
A. B. C. D. v1
二、实验题
17.(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1)图中仪器A叫做   计时器,使用220V   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   (填“靠近”或“远离”)仪器A的位置。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小车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小车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18.(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某学生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伸长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
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7
弹力F/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弹簧伸长的长度x/cm 0 2.00 3.98 6.02 7.97 9.95 11.80 13.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作出F-x图线;
(2)根据F-x图线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3)一位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F-x图线,说明此同学可能出现了哪种错误?   。
三、解答题
19.(2018高一上·双鸭山月考)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 m/s2,求:
(1)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多大?
(2)前4 s的位移多大?
(3)第4 s内的位移多大?
20.(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一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变为50 m/s,不计空气阻力(g取 )。求:
(1)物体是从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
(2)物体下落过程所用的时间;
(3)物体落地前最后1 s的初速度大小。
21.(2019高一上·魏县月考)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 (取g=10 N/kg)求:
(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拉力大小变为12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2.(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
(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经过的距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矢量与标量
【解析】【解答】解:ABD、时间、路程、温度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不是矢量.故ABD错误.
C、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2.【答案】D
【知识点】质点
【解析】【解答】A. 研究飞机旋翼的转速时,飞机旋翼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做质点。A不符合题意;
B. 调整飞机上摄像机镜头的方向时,摄像头的大小不能忽略,B不符合题意;
C. 调整飞机在空中的姿态,飞机部分运动不同,不可以将飞机看作质点。C不符合题意;
D. 观察飞机在空中的位置,飞机的大小可忽略,可以将飞机看作质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点是物理学中的一种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能否把物体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没有关系,研究的问题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无关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3.【答案】B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加油机相对于“歼 1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 10”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B符合题意;
C. 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
D. 加油机相对于“歼 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歼 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物理学中,为了能准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引入了参考系,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位置没有变化,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
4.【答案】D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它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径不同,所以经过的路程也不相等,故A错误;
B、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位移不相同,故B错误;
C、他在第15s末开始要下滑对应一个瞬间,故为时刻,故C错误;
D、18s是它全程所用的时间间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分析小男孩的运动过程即可明确位移和路程是否相等;再根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即可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数字所对应的意义.
5.【答案】B
【知识点】速度、速率
【解析】【解答】A. 限速1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A不符合题意;
BC. 12min=0.2h;轿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为:
虽然平均速度不超速,但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仍可能存在超速现象。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 由于区间测速是某区间内的平均速度,不能代表各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区间测速不能完全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均速度指的是一段位移除以对应时间,在该段位移内,物体的速度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平均速度并不能发映出,只是的一段位移对应的等效速度。
6.【答案】C
【知识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解析】【解答】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为T= ;这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n-1)T.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频率可以求出周期的大小,利用间隔数乘以周期可以求出对应的时间。
7.【答案】D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解答】AB.公式a= 是加速度的比值定义式,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无关,AB不符合题意;
C.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一定相同,C不符合题意;
D.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加速度是衡量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本身的大小没有关系,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与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8.【答案】D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ABC图象的斜率都不为零,D选项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表示匀速直线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图象问题首先搞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然后根据图象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9.【答案】C
【知识点】力和力的图示
【解析】【解答】壮汉正通过绳索拉汽车运动,绳子对汽车施加了力的作用,绳子是施力物体,汽车是受力物体;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合对力的描述分析判断即可。
10.【答案】C
【知识点】重力与重心
【解析】【解答】挖掉一个小圆板成圆环后,重力减小;圆板和圆环均属于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均在几何中心,重心的位置不变;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指向地心,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来说,重心位于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1.【答案】A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
【解析】【解答】解:头顶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坛子产生形变,对与之接触的头产生力的作用,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产生弹力需要的条件:一是接触,二是发生形变.
12.【答案】C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
【解析】【解答】船体对冰块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面弹力垂直于接触面可以判别弹力的方向。
13.【答案】B
【知识点】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
【解析】【解答】AC.当物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体与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之间没有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物品不受静摩擦力,AC不符合题意;
B.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或者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与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但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是摩擦动力,则摩擦力方向与物品运动方向相同,B符合题意;
D. 判断物体是否受滑动摩擦力,是看与接触面有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与物品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无关,这里物品虽然相对地面运动但是相对与之接触的传送带是静止的,故不受滑动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速度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即可。
14.【答案】A
【知识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静摩擦力
【解析】【解答】AB.瓶子重力为40N,处于静止状态,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为40N.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当握力再增大时,瓶子受到的重力不变,也就是摩擦力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当握力逐渐减小时,导致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少,但只要瓶子仍处于静止,则摩擦力大小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瓶子进行受力分析,在重力、,摩擦了和压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根据该条件列方程分析求解即可。
15.【答案】C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第1s内的位移、第2s内的位移、第3s内的位移比为:1:3:5。
由已知条件:第1s内的位移是1m,得第三秒内的位移为5m。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求【解答】第1s内的位移、第2s内的位移、第3s内的位移比为:1:3:5,加快捷方便。
16.【答案】C
【知识点】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设子弹的质量为m,对子弹穿过AB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因为子弹所受摩擦力保持不变,又因为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所以子弹穿过A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 ,对子弹穿过A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子弹进行受力分析,对子弹从左侧运动到右侧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子弹受到的摩擦力做功,再利用动能定律求解子弹穿出物体A的速度即可。
17.【答案】(1)电火花打点;交流;靠近
(2)CBDA
【知识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析】【解答】(1) 图中仪器A叫做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仪器A的位置。(2) 实验步骤要遵循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原则进行,注意实验中为了使打点稳定后再进行实验,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尽量将纸带上打满点,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正确的顺序是:CBDA。
【分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低压交流电来工作,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要220V交流电来工作;释放小车时,小车应该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
(2)为了使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全过程,需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18.【答案】(1)
(2)50
(3)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知识点】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解析】【解答】(1)根据描点法可得出对应的 图象,如图所示
;(2)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 ;(3)图可知,当力达到某一值时,图象发生了弯曲,说明此时已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分析】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结合胡克定律的表达式,根据图像的横纵坐标可以得到,图像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19.【答案】(1)解:由速度公式得:
(2)解:由位移公式得:
(3)解:第4s内的位移等于前4s的位移减去前3s的位移,即有: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
【解析】【分析】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即可求解;第4s内的位移等于前4s的位移减去前3s的位移。
20.【答案】(1)解:由v2=2gh解得:
(2)解:由v=gt得:
(3)解:最后1s的初速度即开始下落4 s的末速度v′=gt′=10×4m/s=40 m/s。
【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分析】(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结合物体的末速度和加速度求解运动的位移;
(2)同理,结合物体的末速度和加速度,做除法求解加速时间;
(3)物体反向做减速运动,结合减速时的初末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位移即可。
21.【答案】(1)解:在地面上,FN=mg,则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为
当推力F=5 N时,F(2)解:当推力F=12 N时,F>Fmax,物体滑动.则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解: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推力去掉,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
【知识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解析】【分析】先求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然后将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最大静摩擦力比较,看物体是否能够被拉动;若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即可求出滑动摩擦力.
22.【答案】(1)解: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过A点时速度为vA,则AB段平均速度为 =
故xAB= t= t
解得vA=12m/s2
对AB段:a= =1.5m/s
(2)解:设出发点为O,对OA段(v0=0):由v2-v02=2ax
得xOA= =48m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导出公式应用
【解析】【分析】(1)汽车做加速运动,假设加速度,结合经过A、B两点的距离、运动时间和末速度求解初速度,结合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以及对应的时间,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2)同理,结合汽车在A的速度和A点的加速度,利用公式v2-v02=2ax求解位移。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时间 B.路程 C.位移 D.温度
【答案】C
【知识点】矢量与标量
【解析】【解答】解:ABD、时间、路程、温度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不是矢量.故ABD错误.
C、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2.(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架正在进行航拍的四旋翼无人机,则下列情况下能将无人机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无人机的旋翼各点的转速
B.调整无人机上摄像头的方向
C.调整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姿态
D.地面观察者观察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
【答案】D
【知识点】质点
【解析】【解答】A. 研究飞机旋翼的转速时,飞机旋翼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做质点。A不符合题意;
B. 调整飞机上摄像机镜头的方向时,摄像头的大小不能忽略,B不符合题意;
C. 调整飞机在空中的姿态,飞机部分运动不同,不可以将飞机看作质点。C不符合题意;
D. 观察飞机在空中的位置,飞机的大小可忽略,可以将飞机看作质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点是物理学中的一种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能否把物体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没有关系,研究的问题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无关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3.(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中国是少数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自行研制的战斗机“歼-20”可以实现在空中加油,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时加油机是运动的(  )
A.“歼-2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2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答案】B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加油机相对于“歼 1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 10”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B符合题意;
C. 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
D. 加油机相对于“歼 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歼 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物理学中,为了能准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引入了参考系,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位置没有变化,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
4.(2017高一上·温州期中)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小男孩从右侧梯子爬上滑梯,用时10s,然后在上面平台站了5s,接着从左侧的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到水平地面,用时3s.下面关于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程相等
B.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相同
C.他在第15s末开始要下滑,指的是时间间隔
D.他整个过程用时18s,指的是时间间隔
【答案】D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它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径不同,所以经过的路程也不相等,故A错误;
B、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位移不相同,故B错误;
C、他在第15s末开始要下滑对应一个瞬间,故为时刻,故C错误;
D、18s是它全程所用的时间间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分析小男孩的运动过程即可明确位移和路程是否相等;再根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即可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数字所对应的意义.
5.(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2017年9月1日起,浙江省高速公路正式启动“区间测速”.如图所示,所谓“区间测速”就是测量车辆经过某区间的平均车速.已知某高速限速120km/h,“区间测速”路段长度为20km,监测发现某轿车经过这一路段用时12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速12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仍可能存在超速现象
C.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不可能出现超速现象
D.“区间测速”可完全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
【答案】B
【知识点】速度、速率
【解析】【解答】A. 限速1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A不符合题意;
BC. 12min=0.2h;轿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为:
虽然平均速度不超速,但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仍可能存在超速现象。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 由于区间测速是某区间内的平均速度,不能代表各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区间测速不能完全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均速度指的是一段位移除以对应时间,在该段位移内,物体的速度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平均速度并不能发映出,只是的一段位移对应的等效速度。
6.(2019高一上·忻州月考)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NT
【答案】C
【知识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解析】【解答】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为T= ;这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n-1)T.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频率可以求出周期的大小,利用间隔数乘以周期可以求出对应的时间。
7.(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由公式a= 可知(  )
A.a与Δv成正比
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
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D.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答案】D
【知识点】加速度
【解析】【解答】AB.公式a= 是加速度的比值定义式,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无关,AB不符合题意;
C.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一定相同,C不符合题意;
D.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加速度是衡量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本身的大小没有关系,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与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8.(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下列v-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ABC图象的斜率都不为零,D选项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表示匀速直线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图象问题首先搞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然后根据图象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9.(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拉汽车前进的一项比赛,如图是某壮汉正通过绳索拉着汽车运动。则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
A.壮汉、汽车 B.壮汉、绳索 C.绳索、汽车 D.汽车、绳索
【答案】C
【知识点】力和力的图示
【解析】【解答】壮汉正通过绳索拉汽车运动,绳子对汽车施加了力的作用,绳子是施力物体,汽车是受力物体;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合对力的描述分析判断即可。
10.(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若将其中央再挖掉一个小圆板成一个圆环,如图a、b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向外侧偏移,重力减小 B.重力和重心都没有变
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变 D.重力减小,重心位置不存在
【答案】C
【知识点】重力与重心
【解析】【解答】挖掉一个小圆板成圆环后,重力减小;圆板和圆环均属于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均在几何中心,重心的位置不变;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指向地心,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来说,重心位于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1.(2017高一上·杭州期末)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接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坛的形变 B.头的形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 D.人受到的重力
【答案】A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
【解析】【解答】解:头顶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坛子产生形变,对与之接触的头产生力的作用,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产生弹力需要的条件:一是接触,二是发生形变.
12.(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为满足破冰航行的要求,其船体结构经过特殊设计,船体下部与竖直方向成特殊角度.则船体对冰块的弹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
【解析】【解答】船体对冰块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面弹力垂直于接触面可以判别弹力的方向。
13.(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为保障旅客安全出行,铁道部门须对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乘客将携带物品放到以恒定速率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使物品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并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当乘客将物品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之后,物品(  )
A.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受到静摩擦力
B.初始阶段受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C.相对传送带静止时受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D.相对地面运动故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答案】B
【知识点】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
【解析】【解答】AC.当物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体与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之间没有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物品不受静摩擦力,AC不符合题意;
B.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或者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与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但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是摩擦动力,则摩擦力方向与物品运动方向相同,B符合题意;
D. 判断物体是否受滑动摩擦力,是看与接触面有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与物品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无关,这里物品虽然相对地面运动但是相对与之接触的传送带是静止的,故不受滑动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速度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即可。
14.(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如图所示,用大小为100N的握力握住一个重为40N的瓶子.瓶子竖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手掌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  )
A.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0N
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N
C.当握力进一步增大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成正比增大
D.当握力持续减小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持续减小
【答案】A
【知识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静摩擦力
【解析】【解答】AB.瓶子重力为40N,处于静止状态,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为40N.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当握力再增大时,瓶子受到的重力不变,也就是摩擦力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当握力逐渐减小时,导致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少,但只要瓶子仍处于静止,则摩擦力大小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瓶子进行受力分析,在重力、,摩擦了和压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根据该条件列方程分析求解即可。
15.(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1m,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是 (  )
A.2 m B.3 m C.5 m D.8 m
【答案】C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第1s内的位移、第2s内的位移、第3s内的位移比为:1:3:5。
由已知条件:第1s内的位移是1m,得第三秒内的位移为5m。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求【解答】第1s内的位移、第2s内的位移、第3s内的位移比为:1:3:5,加快捷方便。
16.(2020高一下·高安期中)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  )
A. B. C. D. v1
【答案】C
【知识点】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设子弹的质量为m,对子弹穿过AB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因为子弹所受摩擦力保持不变,又因为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所以子弹穿过A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 ,对子弹穿过A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子弹进行受力分析,对子弹从左侧运动到右侧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子弹受到的摩擦力做功,再利用动能定律求解子弹穿出物体A的速度即可。
二、实验题
17.(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1)图中仪器A叫做   计时器,使用220V   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   (填“靠近”或“远离”)仪器A的位置。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小车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小车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答案】(1)电火花打点;交流;靠近
(2)CBDA
【知识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析】【解答】(1) 图中仪器A叫做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仪器A的位置。(2) 实验步骤要遵循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原则进行,注意实验中为了使打点稳定后再进行实验,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尽量将纸带上打满点,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正确的顺序是:CBDA。
【分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低压交流电来工作,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要220V交流电来工作;释放小车时,小车应该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
(2)为了使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全过程,需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18.(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某学生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伸长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
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7
弹力F/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弹簧伸长的长度x/cm 0 2.00 3.98 6.02 7.97 9.95 11.80 13.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作出F-x图线;
(2)根据F-x图线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3)一位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F-x图线,说明此同学可能出现了哪种错误?   。
【答案】(1)
(2)50
(3)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知识点】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解析】【解答】(1)根据描点法可得出对应的 图象,如图所示
;(2)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 ;(3)图可知,当力达到某一值时,图象发生了弯曲,说明此时已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分析】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结合胡克定律的表达式,根据图像的横纵坐标可以得到,图像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三、解答题
19.(2018高一上·双鸭山月考)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 m/s2,求:
(1)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多大?
(2)前4 s的位移多大?
(3)第4 s内的位移多大?
【答案】(1)解:由速度公式得:
(2)解:由位移公式得:
(3)解:第4s内的位移等于前4s的位移减去前3s的位移,即有: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
【解析】【分析】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即可求解;第4s内的位移等于前4s的位移减去前3s的位移。
20.(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一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变为50 m/s,不计空气阻力(g取 )。求:
(1)物体是从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
(2)物体下落过程所用的时间;
(3)物体落地前最后1 s的初速度大小。
【答案】(1)解:由v2=2gh解得:
(2)解:由v=gt得:
(3)解:最后1s的初速度即开始下落4 s的末速度v′=gt′=10×4m/s=40 m/s。
【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分析】(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结合物体的末速度和加速度求解运动的位移;
(2)同理,结合物体的末速度和加速度,做除法求解加速时间;
(3)物体反向做减速运动,结合减速时的初末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位移即可。
21.(2019高一上·魏县月考)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 (取g=10 N/kg)求:
(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拉力大小变为12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答案】(1)解:在地面上,FN=mg,则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为
当推力F=5 N时,F(2)解:当推力F=12 N时,F>Fmax,物体滑动.则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解: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推力去掉,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
【知识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解析】【分析】先求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然后将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最大静摩擦力比较,看物体是否能够被拉动;若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即可求出滑动摩擦力.
22.(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
(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经过的距离。
【答案】(1)解: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过A点时速度为vA,则AB段平均速度为 =
故xAB= t= t
解得vA=12m/s2
对AB段:a= =1.5m/s
(2)解:设出发点为O,对OA段(v0=0):由v2-v02=2ax
得xOA= =48m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导出公式应用
【解析】【分析】(1)汽车做加速运动,假设加速度,结合经过A、B两点的距离、运动时间和末速度求解初速度,结合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以及对应的时间,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2)同理,结合汽车在A的速度和A点的加速度,利用公式v2-v02=2ax求解位移。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