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同步检测(含解析)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减小,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若物体加速度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D.若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同,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是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1 s末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在0~3 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C.1~3 s内物体加速度是5~6 s内加速度的2倍
D.0~6 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 m
3.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才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B.只有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才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C.它是加速度恒定,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D.它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为-10 m/s2,则2 s末的速度为 (  )
A.10 m/s B.0
C.-10 m/s D.5 m/s
5.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v=kt,其中k=0.3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速度的变化量大小是0.3 m/s
C.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质点的初速度为0.3 m/s
6.如图所示,某国产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 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36 km/h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6 m/s2,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
A.s B. s C.2.5 s D.12.5 s
7.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运动方向相反 B.t=4 s时A、B的速度相同
C.A的初速度为0 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8.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 s初的速度是2.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4 m/s2 B.0.37 m/s2
C.2.6 m/s2 D.0.43 m/s2
9.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0~1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2~3 s内向下运动
C.物体0~1 s内的加速度方向与2~3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物体0~1 s内的平均速度与2~3 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10.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对其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它沿水平桌面做直线运动,该物体的v 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 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始终没有改变 B.2~3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C.第1 s末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 D.1.5 s末和2.5 s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11.机车原来的速度是10 m/s,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 m/s2,机车驶到下坡末端,速度增到15 m/s。则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的时间是(  )
A.20 s  B.15 s  C.25 s  D.30 s
12. (多选)下图是一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交叉路口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线可知 (  )
A.汽车第4 s末减速到停止 B.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14 s
C.汽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 D.汽车在启动过程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二、非选择题
13.火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 km/h,1 min后变成54 km/h,再经过多长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 km/h
14.在某汽车4S店,一顾客正在测试汽车加速、减速性能.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 m/s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刹车,则10 s和20 s后速度各减为多少?
15.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一半的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的过程用了12 s.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故A、B错误;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若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同,则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2.D 解析:物体在1 s末前后速度均为正值,故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在0~3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1×2 m-×1×1 m=0.5 m,则该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m/s= m/s,故B错误;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由图可知1~3 s内物体加速度等于5~6 s内加速度,故C错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0~6 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2=2××1×2 m-×1×2 m=1 m,故D正确.
3.C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它是加速度恒定,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故A、B错误,C正确;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4.C 解析:由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v=(10-10×2) m/s=-10 m/s,负号表示方向,故C正确.
5.C 解析:由v=0.3t可知速度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质点做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D错误,C正确;结合v=at可知加速度为0.3 m/s2,每秒速度增大0.3 m/s,B错误.
6.C 解析:36 km/h=10 m/s,刹车时间最长时,车速最大,刹车时的加速度最小,则t== s=2.5 s,故C正确.
7.B 解析:由图看出,速度均为正值,说明A、B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由图读出,在t=4 s时A的速度等于B的速度,故B正确;由图可读得,A的初速度为5 m/s,B的初速度为15 m/s,C错误;图像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图像可知A、B的斜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8.D 解析:物体的加速度a== m/s2≈0.43 m/s2,D正确.
9.C 解析:根据v 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知物体0~1 s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物体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物体一直向上运动,故B错误;v t图像的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可知,物体0~1 s内的加速度方向与2~3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根据v t图像与t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知物体在0~1 s内的位移大于它在2~3 s内的位移,所用时间相等,则物体在0~1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2~3 s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10.D 解析:在v 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图像可知,0~6 s内图线的斜率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加速度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2~3 s内,速度沿负方向逐渐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选项B错误;0~2 s内速度一直为正,第1 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选项C错误;物体在1~3 s 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所以1.5 s末和2.5 s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
11.C 解析:初速度v0=10 m/s,末速度v=15 m/s,加速度a=0.2 m/s2,由v=v0+at得t= s=25 s,故C正确。
12. AC 解析:由图像知第4 s末速度为零,A正确;由图看出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t=14.0-4.0 s=10.0 s,B错误;汽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2.5 m/s2,C正确;14.0 s后汽车启动,因图像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知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减小,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解:由速度公式v=v0+at得a== m/s2=0.2 m/s2,
故时间t2== s=15 s.
14.解: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1=0.6 m/s2,a2=-0.6 m/s2.
由速度公式得v1=v0+a1t1=(10+0.6×10) m/s=16 m/s.
开始刹车10 s后汽车的速度v2=v0+a2t2=(10-0.6×10) m/s=4 m/s,
从开始刹车至汽车停下所需时间t3== s≈16.7 s<20 s.
故刹车20 s后汽车早已停止运动,所以车速为0.
15.解:(1)卡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简图如图所示.
设卡车从A点开始减速,则vA=10 m/s,
用t1时间到达B点,从B点又开始加速,用t2时间到达C点,则vB=2 m/s,vC=10 m/s,且t2=t1,t1+t2=12 s,可得t1=8 s,t2=4 s,由v=v0+at得
在AB段,vB=vA+a1t1,在BC段,vC=vB+a2t2,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a1=-1 m/s2,a2=2 m/s2.
(2)2 s末的速度v1=vA+a1t′=10 m/s-1×2 m/s=8 m/s.
10 s末的速度v2=vB+a2t″=2 m/s+2×(10-8) m/s=6 m/s.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