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18-2019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2019八下·新昌期末)1672年,康熙帝下诏:“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移海岛,盖房居住,耕种田地者,皆孥问治罪。”这说明清朝前期(  )
A.实施海禁政策 B.强化专制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鼓励农业生产
2.(2019八下·新昌期末)从14世纪开始,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涌现了一系列杰出的历史人物。如图中历史人物共同的贡献是(  )
A.开启了科学观念变革
B.推动了欧洲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
C.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3.(2019八下·新昌期末)梁启超说:“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这位航海伟人没有到达过的海域是(  )
A.波斯湾 B.红海 C.孟加拉湾 D.地中海
4.(2019八下·新昌期末)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进入十九世纪以后,这一习惯逐渐改变。推动这一改变的重要发明有(  )
A.珍妮机的发明 B.电灯的发明
C.蒸汽机车的发明 D.电报的发明
5.(2019八下·新昌期末)“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下列历史事件,属于在此宣言影响下的革命探索是(  )
A.欧文新和谐公社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巴黎公社
(2019八下·新昌期末)1963年,马丁 路德 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一个文件,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黑奴带来了希望。”据此回答小题。
6.千百万的黑奴来到美洲主要是因为(  )
A.欧洲列强的殖民侵略 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D.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
7.材料中“给千百万黑奴带来了希望”的文件是(  )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宅地法》 D.《人权宣言》
8.(2019八下·新昌期末)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其中发生在近代前期的抗争有(  )
①戚继光抗倭
②义和团运动
③三元里抗英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2019八下·新昌期末)戊戌变法失败后,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的维新人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郭嵩焘
10.(2019八下·新昌期末)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停止乡试、会试。这就废除了在我国延续1000多年的(  )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度 D.行省制度
11.(2019八下·新昌期末)我国很多法律在总则的第一条中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2.(2019八下·新昌期末)阅读《我国国家机关体系示意图》,图中①处所示国家机关的职能是(  )
A.行政职能 B.司法职能 C.监察职能 D.立法职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
13.(2019八下·新昌期末)技术进步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工开物》中的耕种图和冶铁图
材料二: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了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效率高、以汽油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92年,德国机械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
——选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1)《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天工开物》。
(2)材料二中的发明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14.(2019八下·新昌期末)海洋,是连接世界的通道,也是国际竞争的舞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增加,大航海的功劳不小,大航海不仅增加了大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一些高产粮食,粮食的产量可以翻一番。
材料二:今则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
——选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日(1895年1月30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南岸炮台……(2月12日)洋员浩威盗用丁汝昌的名义,向日军投降,北洋舰队尚存的11艘战舰和刘公岛炮台及大量军器弹药,全部被日军所缴获。
——选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近代前编》
(1)材料一中的“大航海”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分析它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李鸿章整顿海防的目的和措施。
(3)阅读材料三,指出1895年中日两国海上交锋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对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自强运动效果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材料表述的是清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曾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妨碍中国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闭关锁国政策,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2.【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哥白尼、孟德斯鸠、卢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4世纪开始,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如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涌现了一系列杰出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共同的贡献是推动了欧洲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杰出的历史人物的成就以及作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地中海位于欧洲,因此郑和没有到达过的海域是地中海,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进入十九世纪以后,这一习惯逐渐改变”反映的是交通运输领域的变化。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习惯,把人类带入铁路时代。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答案】D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由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可知,这出自《共产党宣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
【答案】6.A
7.B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洲成为殖民地后,当地的印第安人被疯狂屠杀,造成了劳动力短缺,欧洲人走上了贩卖黑奴的道路,英国后来者居上,成为最大的奴隶贸易者。因此,千百万的黑奴来到美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列强的殖民侵略,A项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7.据“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一个文件,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黑奴带来了希望”可知,这指的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反响,黑人奴隶欢庆解放,积极参加北方军队,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8.【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解析】【分析】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属于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斗争,选项B正确;
①戚继光抗倭和④雅克萨之战属于故代中国反侵略的斗争,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代中国反侵略的斗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探索是戊戌变法,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是谭嗣同,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以及特点。
10.【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895年,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军,从营制、装备、训练、机构和军事学堂来看,新建陆军实为我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1905年,由袁世凯联合张之洞等奏请朝廷停止科举考试,1906年起清政府谕令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试。延续了 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为新式学校的发展扫除了障碍。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如颁布实施《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等,派人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等国际经济活动,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11.【答案】D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是因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仔细审题,把握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结合选项排查即可。
12.【答案】C
【知识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我国的国家机关包括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察机关等,其中监察机关的职能是监察职能,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3.【答案】(1)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内燃机的发明应用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诞生了。从90年代起,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车工业。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故答案为:
(1)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内燃机的发明应用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天工开物》和内燃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4.【答案】(1)郑和下西洋;不仅增加了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抵御外国侵略;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军。
(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日本强大后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洋务运动;郑和下西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增加,大航海的功劳不小,大航海不仅增加了大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一些高产粮食,粮食的产量可以翻一番。”可知,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因此材料中的“大航海”是指郑和下西洋,它不仅增加了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依据材料二“今则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可知,李鸿章整顿海防的目的是抵御外国侵略。整顿海防的措施有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军。
(3)依据材料三“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日(1895年1月30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南岸炮台……(2月12日)洋员浩威盗用丁汝昌的名义,向日军投降,北洋舰队尚存的11艘战舰和刘公岛炮台及大量军器弹药,全部被日军所缴获。”可知,1895年中日两国海上交锋的结果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世纪后半期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日本强大后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故答案为:
(1)郑和下西洋;不仅增加了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抵御外国侵略;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军。
(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日本强大后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郑和下西洋、洋务运动的史实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2019八下·新昌期末)1672年,康熙帝下诏:“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移海岛,盖房居住,耕种田地者,皆孥问治罪。”这说明清朝前期(  )
A.实施海禁政策 B.强化专制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鼓励农业生产
【答案】A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材料表述的是清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曾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妨碍中国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闭关锁国政策,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2.(2019八下·新昌期末)从14世纪开始,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涌现了一系列杰出的历史人物。如图中历史人物共同的贡献是(  )
A.开启了科学观念变革
B.推动了欧洲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
C.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哥白尼、孟德斯鸠、卢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4世纪开始,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如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涌现了一系列杰出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共同的贡献是推动了欧洲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杰出的历史人物的成就以及作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2019八下·新昌期末)梁启超说:“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这位航海伟人没有到达过的海域是(  )
A.波斯湾 B.红海 C.孟加拉湾 D.地中海
【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地中海位于欧洲,因此郑和没有到达过的海域是地中海,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2019八下·新昌期末)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进入十九世纪以后,这一习惯逐渐改变。推动这一改变的重要发明有(  )
A.珍妮机的发明 B.电灯的发明
C.蒸汽机车的发明 D.电报的发明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进入十九世纪以后,这一习惯逐渐改变”反映的是交通运输领域的变化。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习惯,把人类带入铁路时代。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2019八下·新昌期末)“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下列历史事件,属于在此宣言影响下的革命探索是(  )
A.欧文新和谐公社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巴黎公社
【答案】D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由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可知,这出自《共产党宣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
(2019八下·新昌期末)1963年,马丁 路德 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一个文件,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黑奴带来了希望。”据此回答小题。
6.千百万的黑奴来到美洲主要是因为(  )
A.欧洲列强的殖民侵略 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D.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
7.材料中“给千百万黑奴带来了希望”的文件是(  )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宅地法》 D.《人权宣言》
【答案】6.A
7.B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洲成为殖民地后,当地的印第安人被疯狂屠杀,造成了劳动力短缺,欧洲人走上了贩卖黑奴的道路,英国后来者居上,成为最大的奴隶贸易者。因此,千百万的黑奴来到美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列强的殖民侵略,A项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7.据“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一个文件,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黑奴带来了希望”可知,这指的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反响,黑人奴隶欢庆解放,积极参加北方军队,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8.(2019八下·新昌期末)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其中发生在近代前期的抗争有(  )
①戚继光抗倭
②义和团运动
③三元里抗英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解析】【分析】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属于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斗争,选项B正确;
①戚继光抗倭和④雅克萨之战属于故代中国反侵略的斗争,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代中国反侵略的斗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2019八下·新昌期末)戊戌变法失败后,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的维新人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郭嵩焘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探索是戊戌变法,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是谭嗣同,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以及特点。
10.(2019八下·新昌期末)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停止乡试、会试。这就废除了在我国延续1000多年的(  )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度 D.行省制度
【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895年,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军,从营制、装备、训练、机构和军事学堂来看,新建陆军实为我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1905年,由袁世凯联合张之洞等奏请朝廷停止科举考试,1906年起清政府谕令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试。延续了 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为新式学校的发展扫除了障碍。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如颁布实施《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等,派人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等国际经济活动,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11.(2019八下·新昌期末)我国很多法律在总则的第一条中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D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是因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仔细审题,把握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结合选项排查即可。
12.(2019八下·新昌期末)阅读《我国国家机关体系示意图》,图中①处所示国家机关的职能是(  )
A.行政职能 B.司法职能 C.监察职能 D.立法职能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我国的国家机关包括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察机关等,其中监察机关的职能是监察职能,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
13.(2019八下·新昌期末)技术进步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工开物》中的耕种图和冶铁图
材料二: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了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效率高、以汽油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92年,德国机械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
——选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1)《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天工开物》。
(2)材料二中的发明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1)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内燃机的发明应用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诞生了。从90年代起,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车工业。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故答案为:
(1)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内燃机的发明应用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天工开物》和内燃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4.(2019八下·新昌期末)海洋,是连接世界的通道,也是国际竞争的舞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增加,大航海的功劳不小,大航海不仅增加了大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一些高产粮食,粮食的产量可以翻一番。
材料二:今则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
——选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日(1895年1月30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南岸炮台……(2月12日)洋员浩威盗用丁汝昌的名义,向日军投降,北洋舰队尚存的11艘战舰和刘公岛炮台及大量军器弹药,全部被日军所缴获。
——选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近代前编》
(1)材料一中的“大航海”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分析它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李鸿章整顿海防的目的和措施。
(3)阅读材料三,指出1895年中日两国海上交锋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对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自强运动效果的认识。
【答案】(1)郑和下西洋;不仅增加了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抵御外国侵略;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军。
(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日本强大后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洋务运动;郑和下西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增加,大航海的功劳不小,大航海不仅增加了大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一些高产粮食,粮食的产量可以翻一番。”可知,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因此材料中的“大航海”是指郑和下西洋,它不仅增加了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依据材料二“今则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可知,李鸿章整顿海防的目的是抵御外国侵略。整顿海防的措施有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军。
(3)依据材料三“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日(1895年1月30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南岸炮台……(2月12日)洋员浩威盗用丁汝昌的名义,向日军投降,北洋舰队尚存的11艘战舰和刘公岛炮台及大量军器弹药,全部被日军所缴获。”可知,1895年中日两国海上交锋的结果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世纪后半期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日本强大后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故答案为:
(1)郑和下西洋;不仅增加了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增加了物种的交流,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抵御外国侵略;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军。
(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日本强大后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郑和下西洋、洋务运动的史实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