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精炼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 第二单元 单元精炼卷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对应关系中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D.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
A.廊坊阻击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
3.为了宣传变法,维新派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不包括(  )
A.创办报刊 B.组织学会 C.开办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
4.1898年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A.开办新式学堂
B.训练新式军队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5.《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6.下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英勇就义,从容赴死的图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A.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B.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
C.告密的袁世凯
D.无实权的光绪皇帝
7.罗荣渠在《近代化新论》一书中写道:“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从而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他所指的“第一步”是( )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
8.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 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9.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中国近代海军初步建成。你知道在下列哪次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吗?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10.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极右势力为达到攫取钓鱼岛的目的,曾演出了一场捐资购买中国钓鱼岛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允许1894年的历史事件重演。189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在离开母亲50年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
12.1895年,中日签订《 》,此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11国签订《 》,此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13.( )年,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年,清政府与日本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14.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 ,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 ”。
三、综合题
15.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一条约的性质是什么?
(2)它们分别签订于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始于哪个事件?
(4)材料二中哪一条款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5)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可知,题干所述“冲击—反应”模式实际上反映的是两个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背景下,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B项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背景下,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借口,C项中两个历史事件关系倒置,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是洋务运动的背景,而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二者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00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其中,廊坊阻击战学生打击了侵略者,A项正确;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发生了威海卫战役、 黄海大战,鸦片战争中发生虎门战役,体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悲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时期,为了宣传变法,维新派进行了一系列活动,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创办报刊,广开言论,建立组织强学会,制定机关刊物,创办学堂,建立京师大学堂,ABC三项的内容都属于维新派的革命活动,不符合题意;派留学生出国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不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D项符合题意;故选D。
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军队;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都属于1898年光绪帝发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令的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故C符合题意。ABD不是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5.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以及影响,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周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 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因此此处的“贼”是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周派。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7.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引进西方军事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第一步指的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A项正确;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运动,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8.A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9.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初,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海陆两军夹攻山东威海卫。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B项正确;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1840—1842年,当时中国还没有北洋舰队,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当时北洋舰队早已覆没,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我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北洋舰队的覆没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189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因为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11.C
【详解】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故C符合题意;1842年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2001年的《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排除ABD。故选C。
12.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此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此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13. 1840 1895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当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政府以此虎门销烟为借口,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 年 6 月,鸦片战争爆发;1895 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故答案为:1840;1895。
14. 光绪帝  戊戌六君子 百日维新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变法失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故答案为光绪帝;戊戌六君子;百日维新。
15.(1)图一: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二: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4)例: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一个即可);品质: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根据“图一英国炮轰广东海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据“图二黄海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是其中的重要战役之一。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根据“图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指奥匈帝国)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失败后,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条款是割香港岛给英国。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其中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其中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主要事例有: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一个即可);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外国侵华史,也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自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屡遭失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抗击日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使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具有抗击外来侵略的优秀品质。
16.(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不平等条约。
(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3)鸦片战争。
(4)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可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有如此条款;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可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有如此条款;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可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有如此条款。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2)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3)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根据所学可知,在《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资本主义资本输出。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
()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