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4-6单元选择100题(有答案)
八上历史4-6单元选择100题(有答案)
1.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民报》
两大口号 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鸿章、梁启超、鲁迅等
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A.开始标志 B.两大口号 C.代表人物 D.阵地
2.以下刊物出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它们相关的事件分别是( )
刊物名称 《西国近事汇编》 《时务报》 《新青年》
创办者或机构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梁启超等 陈独秀
A.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新文化运动有两个主要阵地,一个是北京大学,另一个是( )
A.《新青年》 B.《民报》 C.《中外纪闻》 D.《每周评论》
4.他在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使北京大学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最高学府。他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李大钊 D.胡适
5.毛泽东谈到自己学生时代喜爱的一份刊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这份出版物应是( )
A. B. C. D.
6.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历史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新青年》杂志 ②“明定国是”诏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轮船招商局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7.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构起来的代表性作品是( )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尝试集》
8.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其中德先生与赛先生指的是( )
A.民主和科学 B.科学和民生 C.民主和民权 D.民主与民生
9.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C.反政府群众运动 D.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10.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运动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1.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
A.洋务运动中 B.戊戌变法中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中
1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成立 D.三大改造完成
13.下图事件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和平
14.1919年5月5日《那桐日记》,“昨日后各校学生二、三千人因交涉事到曹润田寓滋闹,曹避而未见,将其房间焚毁。”日记再现了( )
A.虎门销烟的壮举 B.太平天国的悲壮
C.五四学生的担当 D.抗日青年的果敢
15.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16.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的口号有( )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变亦变,不变亦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打倒军阀 D.实现共产主义
18.下列选项与下反映的历史事件相配是( )
A.自强求富 B.走向共和 C.还我青岛 D.建党伟业
19.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首次提出(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20.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辛亥革命 D.中国共产党成立
21.没有参加中共一大的人物是(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马林 D.董必武
2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五四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4.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北伐战争
25.某历史学习研究小组收集了下面的一些历史图片。据此推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全国性工人运动的高涨 B.北洋军阀的割据动荡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6.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培养革命需要的政治、军事人才,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下图),该校位于( )
A.广州 B.南京 C.武汉 D.上海
27.下列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董必武 D.陈毅
28.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29.在某张毕业证书上有这样的文字呈现:总理是孙文,校长是蒋介石,这张毕业证书颁布的学校是( )
A.马尾船政学堂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30.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建立了( )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
31.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人物是( )
A.周恩来 B.叶挺 C.张作霖 D.张学良
32.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张学良“东北易帜” B.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C.汪精卫“分共会议” D.汪精卫“宁汉合流”
33.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
C.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
D.北洋军阀政府的成立
34.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图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太平军突围北上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全民族实行抗战 D.解放战争的进行
35.不属于北伐对象的人是(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张作霖
36.歌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下图歌曲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37.北伐战争中,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的是
A.叶挺独立团 B.黄埔军校学生军
C.冯玉祥国民军联军 D.刘邓大军
38.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D.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9.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40.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是( )
A.蒋介石 B.汪精卫 C.许克祥 D.周佛海
41.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
A.国民政府迁址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42.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党从中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C.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D.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43.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的历史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如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在②地点的事迹是( )
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B.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C.历史转折,走向成熟 D.战略转移,打开局面
44.今年是中国人民军队建军95周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是始于( )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4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D.井冈山会师
46.秋收起义中,毛泽东最终放弃攻打的中心城市是( )
A.南昌 B.武汉 C.汉口 D.长沙
47.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 D.广州起义
48.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A.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八七会议一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C.秋收起义一一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井冈山会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49.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领导这场暴动的是
A.朱德 B.毛泽东 C.周恩来 D.贺龙
50.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秋收起义 ②八七会议 ③三湾改编 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51.下列事件与毛泽东无关的一项是
A.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领导秋收起义
C.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党代表 D.发动南昌起义
52.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
A.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著名论断
B.三湾改编﹣﹣打出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
C.秋收起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古田会议﹣﹣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53.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必须( )
A.建立人民政权 B.把工作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C.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D.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54.“南昌起义后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该“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55.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特殊环境的产物,它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口号是( )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56.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A.四一二政变时 B.南昌起义时 C.八七会议上 D.长征途中
57.下列有关“古田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 B.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C.在上杭古田召开 D.是人民军队建立的标志
58.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59.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的开端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60.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洪湖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61.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 )
A.井冈山 B.南昌 C.延安 D.瑞金
62.下列历史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孙中山一一领导北伐战争 B.李大钊一一参加南昌起义、创建革命军队
C.张作霖一一改易旗帜 D.毛泽东一一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63.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64.如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时间 a年 b年
总人数 上半年约6万人,下半年不足2万人 约12万余人
组成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53.8%、18.7%、19.1%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10.9%、76.6%、7.2%
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
65.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持续建设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66.红军长征的起讫时间分别是( )
A.1933年10月、1935年10月 B.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C.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D.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67.在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
A.强渡湘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河 D.飞夺泸定桥
68.红军长征途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是( )
A.渡过金沙江 B.四渡赤水 C.过雪山 D.飞夺泸定桥
6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的场景发生在( )
A.北伐途中 B.长征途中 C.解放战场 D.朝鲜战场
70.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进行战略大转移
C.锻炼革命骨干力量 D.建立和扩大新的革命根据地
71.长征路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四渡赤水 B.过雪山草地 C.渡过金沙江 D.井冈山会师
72.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某校学生会拟开展设计“重走长征路”线路活动,当年红军长征没有经过的地点是
A.遵义 B.广州 C.泸定桥 D.会宁
73.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74.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飞夺泸定桥 ③会宁会师 ④巧渡金沙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75.老战士王镇曾用画笔记录他的亲身经历。其中以“汹涌的大渡河、寒冷的雪山、荒芜的草地”为素材的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
76.下列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应是
①翻越大雪山 ②飞夺泸定桥 ③遵义会议会址 ④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纪念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77.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在( )
A.中共一大上 B.遵义会议上 C.中共七大上 D.中共八大上
78.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79.表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1921-1935年 ?
1949-1956年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年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缔造民国,实现共和 B.五四风雷,星星之火
C.开天辟地,走向成熟 D.政治协商,民族复兴
80.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A.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81.长征的胜利( )
A.焕然一新了中国革命的面貌 B.实现了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
C.拉开了革命进入农村的序幕 D.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82.揭开了中国人民进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国会纵火案 D.七七事变
83.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
8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抗日救亡 D.和平建国
85.1935年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86.发动西安事变的是( )
A.张学良、杨虎城 B.毛泽东、周恩来 C.孙中山、康有为 D.蔡廷锴、蒋光鼐
87.下列人物与 安事变 关的是( )
A. 泽东 B.蒋介 C.周恩来 D.张学良、杨 城
88.某一重要历史事件包含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张学良、杨虎城。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89.“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
A.1931年12月12日 B.1936年12月12日 C.1932年12月12日 D.1936年10月10日
9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
A.八一三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91.“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使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里的“它”是指(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D.“双十协定”的签订
92.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93.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下列有关抗战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94.国共两党展开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哪一事件为标志( )
A.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和八路军 B.西安事变 C.淞沪会战
D.国民党官方发布《国共合作宣言》及蒋介石发表谈话
95.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抗日义勇军 D.八路军和新四军
96.抗战期间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枣宜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97.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
B.台儿庄战役——打破日本3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中国取得期盼已久的抗战胜利
98.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 B.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
C.武汉会战后广州武汉失陷 D.徐州会战后山东失陷
99.1938年3月在山东热土上,由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抗击日军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豫湘桂战役 D.百团大战
100.以下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 ②七七事变 ③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百团大战 ⑤南昌起义
A.③⑤②④① B.②⑤③①④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
1-5 DCABD 6-10 DBAAC 11-15 DBBCD 16-20 AADBD 21-25 ACCCC 26-30 AADBA
31-35 DAABC 36-40 CAAAB 41-45 CDBBB 46-50 DCABC 51-55 DABAD 56-60 CDBDB
61-65 DDBCA 66-70 CBBBB 71-75 DBDBC 76-80 DBDCB 81-85 DBACD 86-90 AADBC
91-95 AACDD 96-100 ACCBC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