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综合训练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场战争是( )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镇压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 )
①鞍山钢铁公司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大庆油田。
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6.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他不怕苦、不为名、不为利,带头治理了河南兰考“三害”,始终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政治本色。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王进喜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
①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世记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廷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9.有人说,经济特区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短短几年就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 )
A.海南 B.浦东 C.深圳 D.珠海
10.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利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2.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周恩来
D.胡锦涛
1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 )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4.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5.2004年是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周年纪念( )
A.40
B.45
C.50
D.55
16.香港第6任行政长官李家超说:“我希望建立一个关爱共融,有发展、有希望、有活力的香港,既联结世界,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什么方针(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政治协商
17.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任台湾中国国民党zx 。 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 )
A.“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C.和平统一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18.六十六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9.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20.2021年5月22日,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袁隆平爷爷离我们而去,他的一生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B.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
D.参与研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21.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
①反腐倡廉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⑤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2.小明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接受的这种教育属于 ( )
A.职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3.下面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有( )
A.《红岩》
B.《青春之歌》
C.《茶馆》
D.《狂人日记》
24.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贡献有( )
①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解放了全中国
③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5.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
A.就业制度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医疗保险制度
D.再就业制度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材料二:
请问题:
(1)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2)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
(3)近两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
(4)近年来,中央政府为了加快西部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实施了什么战略?
(5)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出台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请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
2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1978年底,某村的几个老农商量说:“只有分田到户才能吃饱肚子。”队长严峻昌当时想:管它倒霉不倒霉,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行。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满意了,做饱死鬼强过做个饿死鬼。”最后就把村里的田地分到每一户农民家里。
材料三:邓小平观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材料一讲述的内容是哪次会议的?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历史性决策?
(2)材料二上述情境中“分田到户”,是指我国后来在农村逐步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对中国农村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三,谈谈我国1980年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
28.民生问题,就是有关民众生存、发展和福利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关注民生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并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了另一个政权……而是一场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摘编自金冲及《谈谈新中国的“前30年”》
材料二 在经济恢复的三年中,农村…加上国家采取增加农贷、兴修水利、鼓励互相合作、缩小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等有益于农民收入增长的措施,农民生活状况大为改观。按人均计算,1952年农民每人平均生活用粮食数量为496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36年的人均453斤提高了9.5%。
——摘编自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1953年10月,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在全国工商业联合代表大会上演讲指出:一切积极为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努力的私营工商业者,今天有合法的利润可得,将来有适当的工作可做,和全国人民一道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私营工商业者的现实和前途,也就是他们的光明大道。
——摘编自《新华月报》(1953年)
材料四 据民政部统计,1959年春荒时期全国外流人口达235万人次;1960年达600多万人次;1961年1至9月达200万人次。民众流亡递荒,沿途产生各种问题。如北京铁路局1960年发生1352起盗抢事件,损失粮食175355斤…其原因,正如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的:“在大多数地方,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是主要原因。”
——摘编自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一2012)》
(1)材料一中所述“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后,人民的地位如何?
(2)结合材料二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政策,说明1952年农民生活状况大为改观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的内容与1953年起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在此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到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发生了什么巨变?
(4)概括材料四中反映的问题。刘少奇所说的“缺点错误”是指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请为国家处理民生问题提出两点合理建议。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4月1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国家zx 胡锦涛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面晤。他们在会晤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但重新定位了双边关系,而且提升了双方对话机制,确定了合作重点,把中美关系引领到新起点。
——新华网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茉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材料三: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2)中美两国关系何时开始正常化?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有哪些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4)材料三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
答案
1-5DCBBA 6-10ADCCB 11-15DABCC 16-20BDCAC 21-25BBDAC
26.(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助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坚决反对。西藏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和祖国其他各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臧独分子应该立即放弃分裂活动,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其他各族和谐相处
(4)西部大开发战略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内容合理即可
27.(1)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28.(1)成为国家的主人。
(2)土地改革的完成。
(3)历史事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赎买政策。巨变: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问题: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缺点错误”: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29.(1)外交孤立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
(2)20世纪70年代初;1979年
(3)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
(4)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弱国无外交;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体改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