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高三3月联考卷历史
2024届辽宁省高三3月联考卷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辽宁省高三3月联考卷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024届辽宁省高三3月联考卷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6.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商人要“先察知何器利用,何货易销,何物宜变新式,何法可轻成本,何国喜用何物”,“然后命工师思新法、创新器,以供商之取求,是商为主,工为使也”。据此可知,张之洞A.强调以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B.注重因时因势进行经济改革C.致力发展官商合办的民用企业D.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19.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权束缚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兴阶层摆脱亲教神.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秦并六国,统一西戎、百越、西南夷,建立起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被认为是天下的主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秦在统治范围内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促进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统一,扩大了华夏文化的传播,加强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与交融。汉承秦制,是秦统一王朝的继承与发展。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处在统一政权治理下的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发展,华夏民族吸收边疆民族成分,发展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的民族共同体——汉族,以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凝聚的核心。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伦理等各方面的进一步统一,“华夷一统”观念得到加强。材料二宋统一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与北方的辽及后继的金、西北的西夏形成并立之势。宋虽无力恢复汉唐大一统之治,但以华夏正统自居。契丹建立辽朝,统一北方诸族,形成了草原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相结合的辽文化。契丹统治者以中华正统自居,将当时的宋、辽政权并立局面比作南北朝。继辽而起的金朝是由地处东北的女真人建立的。金灭辽、北宋,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与交融。宋室南渡,大批汉人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发展。而女真人南迁契丹、汉地,推动了北方民族的交融发展,并迅速走上了汉化道路。金朝统治者自居中华正统,奉行尊孔崇儒政策,“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在金朝的统治下,女真及北方各族进一步发展,民族交融与中华认同加强。——摘编自刘正寅《从民族交融发展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中华文明发展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