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2-2023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卷(无答案)
2022-2023学年春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答题均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油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外来侵略,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当家做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了小康社会
2.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协商谈判,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该协议的达成标志着 ( )
A.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C.西藏农奴制度的瓦解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4.《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记载:“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反映了 ( )
A. 朝鲜战争后美中双方走向合作
B. 越南战争中美军的战斗力下降
C. 中国取得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
D. 朝鲜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 2023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6周年,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
A.农业增长较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完全忽视
B.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重工业发展迅速,说明国家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
D.综合各项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6.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一次良好开端的探索。当然,这次探索许多新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良好开端的探索”指的是( )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召开中共八大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实行公私合营
7.如图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提倡‘组织’起来……比起单纯的孤立的个体经济有极大的优越性”该漫画和材料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工业化建设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20 世纪 60 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实现了科教兴国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9.读图,对1962-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前进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D.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0.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
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
的大会……”。歌词中的“大会”是( )
A.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11.某同学在主题学习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关键词。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B.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C.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抉择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发展
12.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的建设。它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这主要体现了哪一新发展理念( )
A.开放 B.协调 C.绿色 D.创新
13.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分别是 ( )
A. 宁波、汕头 B. 深圳、海口
C. 深圳、上海 D. 厦门、珠海
14.“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企业先后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1992年和2001年。下列史实与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有直接关联的是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的设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
15.2023年3月,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又一次灵活运用。该方针的首次提出是在 ( )
中共八大 B.中共七大
C.万隆会议 D.遵义会议
16.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 两岸“三通”的实现
C. 两岸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九二共识”的达成
17.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18.八年级(1)班的同学收集内容(右下图)做一期黑板报。据此判断,他们的关注点是( )
A.祖国统一、港澳回归
B.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19.漫画中《吃的变迁》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 )
A. 科学技术进步 B.饮食结构单一
C. 通信事业发展 D.生活水平提高
20.学习中国现代史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C.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
D.中国现代史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历史
第II卷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空,每空1分,共6分)
21. 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实施改革开放决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 ▲ (制度);1984年,农村改革的浪潮涌向城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22.他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位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人类每一次重大疫病爆发之时,都有科学家战斗的身影,发现青蒿素能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是___▲___。
23.2012年11月,习jp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____▲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 ▲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8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共24分)
24.制度建立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时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在1949年9月的一次会议后,我们惊讶地发现,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无疑是中国形成稳定的关键。
——摘编自[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
材料二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国家zx 习jp 签署第110号zx 令予以公布。
——摘自新华社北京2022年3月11日电
材料三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一所述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的正式确立?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的积极意义。(3分)
(2)材料二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处于何种地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了哪个制度的建立?(2分)
材料三中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制度是什么?(1分)
(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
25.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时光荏苒,风云变化,新中国的外交走过了不平凡的70余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
——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jp 外交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维护现有国际体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根据材料一归纳建国初期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原因(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1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两件大事。(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需要践行什么样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2分)
综上所述,你认为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1分)
26.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见证了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奋进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953年,建设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毛zx 亲自签发“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中共中央指示。从1953年起,举国上下向这里输送建设大军和最优秀的人才。同时,苏联对一汽的建设和投产也给予了全面的援助。经过三年努力,一汽终于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
——摘编自梁骁《“共和国长子”生长录: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在“一汽”诞生》
材料二 1979年,邓小平批准中外汽车企业合资经营,那时汽车多用来跑运输或当出租车使。1986年11月,汽车开始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及长春、重庆等城市涌现。1997年,北京进入私人购车高峰。2001年,对外贸易壁垒打开,中国汽车消费井喷。
——摘编自新周刊《生逢大时代》
材料三 新能源汽车不仅智能而且环保。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650万辆。据乘联会预测,2023年有望突破850万辆。
——2023年3月29日《中国日报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共和国长子”的有利因素。(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汽车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出现哪些变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