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六)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六)
一、单选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提出“仁”“为政以德”等思想并创办私人讲学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断。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度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度
C.皇帝制度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度
3.总结了我国北方农业经验且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4.以外戚身份夺取政权,并开创了一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统一王朝的是
A.刘秀 B.赵匡胤 C.杨坚 D.朱元璋
5.780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
颁布均田令 B.推行租庸调 C.废除井田制 D.实行两税法
6,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任命文官为枢密院长官。这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杜绝了地方叛乱 D.导致了财政危机
7.下面是对元朝某机构的描述。该机构是
A.中书省 B.巡检司
C.宜政院 D.宣慰司
8.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的共同特点是都借鉴了
A.畏元儿文字 B.藏文字母
C.汉字 D.蒙古文
9.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0.代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是
A.军机处的设立 B.南书房的设立
C.秘折制度的形成 D.内阁的设立
11.下图阴影部分显示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丧失的边疆领土。占领这一地区的列强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2.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指
A.镇南关大捷 B.黄海海战
C.义和团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3.20世纪初,革命党人运用传统的诗词、戏曲等艺术,又吸收外来的话剧、漫画等,生动形象地宣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清革命的时代主题。革命党人的这些活动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实践了三民主义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有利于思想解放
14.1916年陈独秀撰文劝勉女子应当脱离附属品的地位,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反对“三从四德”。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
A.新习俗 B.新制度
C.新文学 D.新道德
15.“红船精神”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奋斗精神。该精神的形成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中共一大 B.长征 C.八七会议 D.南昌起义
16.标语是时代的反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风格的标语。下图所示标语应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7.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以下各项中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所犯罪行的是
A.镇压义和团 B.旅顺大屠杀
C.火烧圆明园 D.南京大屠杀
18.1947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罗荣渠在日记中写道,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需四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同月,全国各地学生陆续掀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这是因为
A.全面内战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B.重庆谈判破裂引发民众不满
C.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大幅减产 D.日军掠夺导致物资严重短缺
19.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成就(部分)。该时期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20.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发展对外贸易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平反冤假错案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全球通史一1500年以前的世界》中提道:“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下面对古代文明描述正确的是
A.尼罗河流域流传着方舟传说 B.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古代印度人发明了60进制 D.汉谟拉比颁布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22.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日本史实的是
A.武士集团对天皇绝对效忠 B.以庄园制度为经济基础
C.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 D.冶铁技术开始传入日本
23.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新大陆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希望西班牙国王尽快实现对美洲的占有。这则日记可用于说明哥伦布航海的
A.宗教动力 B.思想基础
C.经济动因 D.技术支持
24.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天空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天赋人权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科学精神
25.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人文主义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贪得无厌 B.亚非拉地区的贫困
C.无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7.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曾经给印度造成“厄运”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8.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A.莫斯科 B.诺曼底 C.柏林 D.斯大林格勒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力量逐渐壮大。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共体的成立 D.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0.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图标的是
二、单选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的墓葬,从迄今清理发掘的情况看,大型墓、中型墓、小型墓,无论是葬制还是随葬品,各种类型之间界限分明,差别很大。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存在聚族而居的村庄 B.社会等级分化较鲜明
C.大型墓的随葬品精美 D.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32.汉初统治者力崇节俭,在汉文帝执政的23年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正是汉文帝躬行节俭,以上率下,使当时社会形成了尚俭崇廉的风尚,面而“文景之治”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产生的。“文景之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物质的极端匮乏 B.文帝杰出的个人素质
C.尚俭崇廉风气的推动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33.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体现某时代特征的简图(局部),该时代特征是
A.政治重心南移
B.政府职能扩大
C.国家走向统一
D.北方人口南迁
34.下列为我国不同时期的瓷器,其中属于宋朝制瓷业典型代表的是
A.定窑孩儿枕 B.釉里红
C.青花瓷 D.越窑青瓷
35.元代设立急递铺的地点,以是否便于各机构之间信息传递为标准:至于是否遵行驿路,以是否便于文书传递为依据。可见,急递铺的设立旨在
A.增强商贸交流 B.监督公职人员
C.便于人口迁移 D.提高行政效率
36.有学者指出,在乾隆朝岁人增加的背后,是非正常的收入来源,包括捐输、商人报效、盐斤加价甚至卖官鬻爵等,这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该评论实质上反映出
A.盛世景象下潜伏着危机 B.穷兵黩武导致财力衰竭
C.财政增收阻碍社会发展 D.吏治腐败销蚀统治根基
37.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一直控制着广州城。新赴任的两广总督黄宗汉为了不卷入广州的是非中,一路极尽拖延之能事,走了四个月才到达广东境内。材料现象表明
A.西方列强操纵了中国的内政 B.清政府已失去民心
C清朝个别官员缺乏责任意识 D.中央权威受到削弱
38.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慈禧以谋反的罪名斩首于菜市口。在行刑之时,围观的百姓几乎个个都在拍手称快,还有人向刽子手扔赏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畅快与喜悦。由此可见
A.民众的思想启蒙尚需加强 B.戊戌变法损害了大众权益
C.戊戌变法推动新思想传播 D.清政府统治基础得到强化
39.我国近代修筑马路后,“乘汽车、马车者,男女杂坐不以为嫌”,“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和“男女不杂坐”的古老风习面临着新风尚的挑战。这说明当时
A.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初步发展 B.交通发展助推社会习俗变迁
C.国人的传统观念尚无法改变 D.政府鼓励使用新式交通工具
40,此战役粉碎了日军的“因笼政策”,配合了正面战场上的友军作战,遏制了投降妥协的逆流,挽救了时局危机,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成为中国抗战史中的光辉篇章。此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武汉会战 C.太原会战 D.平型关战役
41.下表所示为1946年7月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情况。这反映了
A.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严峻性 B.解放区根据地面积的缩小
C.国民党内战准备工作的完成 D.国共之间实力差距的缩小
42.1971年后,台湾开始谋求“国际空间”的主要活动,基本上是尽量地保住他们在政府间的一些国际组织及原有的一些“会员资格”或者“席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政府放弃了对台湾当局的扶持 B.新中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西方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
43.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和方向,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完全能够加强对接,实现相互促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为了让相关国家能够充分从增加联系产生的潜力中获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系至关重要。这说明“一带一路”倡议
A.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目的在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C.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D.推动了中非关系的迅速发展
44.下面是关于公元前3000一公元前500年的全球人口数量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族群迁移 B.农业发展 C.文明交流 D.民族交融
45.《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营养史》记载,“19世纪上半叶,土豆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已最终取代了现代早期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这意味着日常饮食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此记载说明
A.欧洲民众生活水平空前提高 B.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生活观念
C.欧洲饮食文化引领时代潮流 D.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影响深远
46.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指出:康涅狄格的部队不愿由马萨诸塞人领导:马萨诸塞则认为不需要在他们当中安插罗德岛人。新罕布什尔州说,其新成立的军队位置有限,要辞退一些来自其他地区的有经验的军官。由此推知,独立战争期间
A.美利坚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高涨
B.美军不愿主动攻击英国殖民军
C地方保护意识阻碍独立运动进程
D.邦联制度不利于维护革命成果
47.进入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各种垃圾的排放,城市贫民窟的卫生状况非常差,贫民窟经常成为猩红热、伤寒、霍乱等传染病的滋生地,生活在里面的人还容易成为传染源。这一现象
A.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B.反映了市民思想的保守
C折射出工业革命的弊端 D.表明政府忽视市容建设
48.在孟尼利克二世发布《告人民诏书》后,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农牧民自愿向国家捐赠粮食和钱币:一些原来反对孟尼利克二世的封建主表示要以抗意战争为重,停止反对活动,为抗战效力。由此可知,埃塞俄比亚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国际奥论的支援 B.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战
C.封建统治转向民主政治 D.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49.1972年,欧共体在活动中采用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前奏曲,后来,该曲成为欧盟的“盟歌”:1986年,欧共体继承了欧洲委员会自1955年起就使用的缀有星星的蓝色旗帜。这些举措
A.推动了欧洲文化统一 B.有助于欧洲的一体化
C.促进了欧洲联盟成立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50.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可见
A.恐怖主义成为人类的最大威胁 B.强权政治是世界局势动荡的根源
C.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 D.逆全球化思想的出现具有合理性
三、双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51.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A.勤于耕织的人 B.经商的人
C.战场立功的人 D.固守传统的贵族
5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是乡野小农,还是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能体现家国情怀的有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3.海禁政策是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并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断绝了中国与世界交流 D.破坏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54.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教清朝统治的自教运动。下列关于洋务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人物有奕诉、李鸿章、左宗棠等人
B.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兴办了一批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55.“黄豆豆,豆豆圆,咱村选举村议员…一颗黄豆搁在碗…俺活七十头一遍。”这是一首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诗歌一《豆选女县长》。诗歌中所传唱的选举活动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阶级基础 B.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C.壮大了土地革命的社会力量 D.有利于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
56.下表所示为21世纪以来我国在部分领域取得的成就。材料可以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我国
A.小康社会的建成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综合国力的提升 D.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57.亚历山大帝国分裂时期的君主们都在不断推行希腊文化,所以,在西亚和北非的土地上,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希腊的诗歌、悲剧、喜剧、哲学、运动会、体育场所、剧院等都在这些地方结出硕果。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
A.促使世界文化泛希腊化 B.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融
C.多方面传播了希腊文化 D.消灭了西亚和北非文化
58.钱乘旦在《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中指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下列各项与英国“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相关的有
A.光荣革命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59.19世纪早期,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认为经济自由必然导致“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傅立叶批判雇佣劳动制度是“恢复奴隶制度”:欧文组织新和谐公社“作为向完全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过渡的措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主张
A.阐述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 B.批判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C.描绘了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60,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对抗。下列属于美苏军事对抗的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成立北约组织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成立华约组织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六)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出了“仁”“为政以德”等思想,并创办了私人讲学,故选B项,排除A、C、D三项。
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制度与郡县制是秦汉时期都实行的制度,体现了“汉承秦制”,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刺史制度,排除B、D两项;秦朝废除封国制,排除C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且其总结了我国北方农业的经验,故选B项。《氾胜之书》未被完整保存下来,排除A项;《农书》是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排除C项;《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排除D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外戚身份夺权并开创了一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统一王朝的是杨坚,他建立的隋朝为隋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刘秀、赵匡胤、朱元璋都与外戚的身份不符,排除A、B、D三项。
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期沿用北魏的均田制,但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进行赋税制度改革,实行两税法,故选D项。均田令的颁布是在北魏时期,排除A项;租庸调制的推行是在唐朝初期,排除B项;井田制的废除是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
6.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任命文官为枢密院长官,崇文抑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项。材料信息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杜绝”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宋朝的财政危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材料信息与财政危机无关,排除D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四大中央机构之一”“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机构为宣政院,它是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故选C项。元朝中书省为中央行政机构,直接管辖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元朝巡检司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元朝宣慰司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分道掌管郡县,管理军民事务,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在创制时都借鉴了汉字,创制文字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故选C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历史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明朝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故选D项。
1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机构简单,军机大臣由皇帝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它的出现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选A项。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参预机要事务,入值南书房的官员替皇帝起草谕旨,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使皇权得到强化,排除B项;密折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军机处地位提高后,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排除D项。
11.C 【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中俄签订《瑗珲条约》,俄国侵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俄国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特点,又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故选C项。镇南关大捷不具有落后性,排除A项;黄海海战不具有盲目排外性,排除B项;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不具有落后性,排除D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初,革命党人通过各种方式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这有利于思想解放,故选D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项;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等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夫为妻纲”“三从四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故选D项。新习俗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A项;新制度也非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B项;新文学指的是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排除C项。
1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这艘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因此“红船精神”与中共一大有关,故选A项。“红船精神”与长征无关,排除B项;“红船精神”与八七会议无关,排除C项;“红船精神”与南昌起义无关,排除D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标语的主旨是打土豪、分田地,标语宣传者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部队的称呼,该标语应出现在土地革命时期,故选C项。五四运动时期,中共尚未成立,排除A项;国民革命时期没有“中国工农红军”这一称呼,排除B项;土地改革时期,中共的部队被称为“解放军”,排除D项。
1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军占领南京后,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故选D项。镇压义和团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排除A项;旅顺大屠杀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火烧圆明园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C项。
18.A 【详解】根据材料“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需四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通货膨胀现象比较严重,这是由全面内战引发的,故选A项。1946年重庆谈判已破裂,排除B项;这一时期主要是内战导致粮食大幅减产,排除C项;抗日战争在1945年就结束了,排除D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示成就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成就,故选A项。“大跃进”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排除C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就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B项。“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不是对外贸易,排除A项;平反冤假错案是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项。
21.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汉谟拉比颁布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故选D项。尼罗河流域没有流传方舟传说,排除A项;楔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排除B项;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而非古印度人,排除C项。
2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幕府时期的日本以庄园制度为基础,故选B项。武士集团对地方大名效忠,排除A项;幕府统治之前日本就建立起了中央集权体制,排除C项;“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23.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大陆“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哥伦布希望西班牙国王尽快实现对美洲的占有,这说明哥伦布航海对黄金财富的渴求,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24.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文艺复兴相关,文艺复兴提倡发扬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价值,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故选B项。天赋人权是启蒙思想,强调人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思想,排除C项;科学精神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故选B项。空想社会主义并非科学社会主义,所构建的理想社会并不能实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列宁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人文主义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反对蒙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要求西方列强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由此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故选D项。A项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导致的,排除;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尼赫鲁所说的带给印度“厄运”的国家是英国,故选B项。美、法、日三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三项。
28.D 【详解】根据材料“工业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二战的局势,故选D项。莫斯科不属于工业城市,排除A项;诺曼底登陆是在1944年6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柏林是德国的城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2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故选B项。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排除A项;欧共体成立体现的是欧洲一体化,排除C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D项。
30.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图标的是B项,故选B项。A项是欧盟的图标,排除;C项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图标,排除;D项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图标,排除。
31.B 【详解】由材料“无论是葬制还是随葬品,各种类型之间界限分明,差别很大”可知,墓葬规格的等级分化鲜明,根据墓主的身份决定礼乐用器及随葬品的多寡,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均体现不出,排除。
32.D 【详解】由材料中“在汉文帝执政的23年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汉文帝躬行节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躬行节俭实际上是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政策的表现,而正是这一政策的推行,才有了社会尚俭崇廉风气的形成和“文景之治”的出现,故选D项。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B、C两项只是表象,并非原因,均排除。
33.D 【详解】材料简图中有明显由北向南迁移的大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显然是北方人口南迁的内容,故选D项。我国古代政治重心主要是自西向东转移,不是由北向南,排除A项;政府职能扩大指的是政府管控的范围等扩大,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B项;材料箭头所指并不能反映逐渐统一的趋势,排除C项。
3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窑孩儿枕为宋代制瓷业典型代表,故选A项。釉里红和青花瓷为元代代表性瓷器,排除B、C两项;越窑青瓷为唐代代表性瓷器,排除D项。
35.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以是否便于各机构之间信息传递为标准”“以是否便于文书传递为依据”可知,急递铺的设立是为了传递官府间的文书,提高行政效率,故选D项。A、B、C三项不是急递铺设立的主旨所在,均排除。
36.A 【详解】材料显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中包含很多非正常收入,这些非正常收入表明清朝统治存在着一些危机,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穷兵黩武,并且当时财政是增收的,B项错误;C项所述未对财政增收加以区分,排除;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37.C 【详解】由材料可知,黄宗汉作为新赴任的两广总督,为了不卷入广州的是非中而极尽拖延之能事,这说明其缺乏责任意识,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并未体现民心向背的问题,排除B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38.A 【详解】材料反映了民众对于维新变法运动并不理解或支持,表明当时民众的思想启蒙需要加强,故选A项。B、D两项表述错误,均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9.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的传统习俗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和“男女不杂坐”,随着马路的修筑,出现了“男女杂坐不以为嫌”的情况,这说明交通发展助推社会习俗变迁,故选B项。A、C两项与史实不符,均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40.A 【详解】由材料中“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配合了正面战场上的友军作战”“挽救了时局危机”等信息可知,这场战役是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敌后战场的抗战,均排除。
4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全国内战爆发后的初期,由表格中国共双方在各项数据上的对比可知,国民党都明显优于中国共产党,材料信息反映出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严峻性,故选A项,排除C项。“根据地面积的缩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没有国共双方实力前后的比较,不能得出“差距的缩小”的结论,排除D项。
42.C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1971年”及“台湾开始谋求‘国际空间’的主要活动”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台湾当局被驱逐出联合国之后出现的现象,故选C项。A、D两项与史实不符,均排除;B项出现于1979年,排除。
43.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发展规划联系紧密,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选A项。“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但主要目的并不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B项;“一带一路”倡议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能带来机遇,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非关系的信息,排除D项。
4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人口数量才得到迅速增长,故选B项。族群迁移是指人口的流动,这与人口大规模增加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文明交流”和“民族交融”都不是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C、D两项。
4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豆原产于美洲,新航路开辟后传入欧洲,材料反映了土豆成为欧洲民众的主要食物之一,这是受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结果,故选D项;土豆作为主要食物之一,只能说明欧洲食物结构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A项错误;虽然材料描述的现象属于工业化时期,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土豆传入欧洲的影响,B项错误;C项仅从材料无法判断,排除。
46.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各地的军队大多不愿意让外地人参加或领导,这种明显的地方保护意识制约了大陆军各地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阻碍了独立运动的进程,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出当地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高涨,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美军与英国殖民军的关系,排除B项;当时邦联制度尚未建立,排除D项。
47.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工业革命导致城市卫生状况差,传染病现象比较严重,这不利于市民身体健康,甚至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大量减少,故选C项。城市卫生状况差、传染病现象比较严重与“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市民思想的保守”无必然联系,排除A、B两项;D项表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48.B 【详解】由材料可以看出,埃塞俄比亚在反抗意大利的侵略中,由皇帝发出号召,农牧民和封建主们积极响应,参与抗战,这体现了全国民众团结一心、英勇抗战的精神,故选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9.B 【详解】欧共体以及后来的欧盟采用过同一首歌,欧共体继承了欧洲委员会已使用的旗帜,这些举措增强了欧洲各国对欧洲的认同感,有助于欧洲的一体化,故选B项。A、D两项夸大了这些举措的影响,均排除;欧盟的成立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
50.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人类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国应同舟共济,故选C项。材料无法说明恐怖主义成为人类的最大威胁,排除A项;材料并未探讨世界局势动荡的根源,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1.A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故选A、C两项。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打击了旧贵族,排除B、D两项。
52.AD 【详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爱国责任,故选A、D两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为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服务的政治理论,是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排除B、C两项。
53.A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并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B两项。海禁政策并没有断绝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也不会破坏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C、D两项。
54.A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以奕?、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兴办了一批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故选A、C两项。洋务派并未突破中体西用的局限,没有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排除B、D两项。
55.B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晋察冀边区用豆选的办法来选举村议员、县长,体现了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根据地军民对民主原则的认可,该做法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选举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故选B、D两项。晋察冀边区的选举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革命无关,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团结各阶层抗日,民主选举与土地革命无关,排除C项。
56.B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21世纪在经济、科研、交通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这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故选B、C两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的,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建成的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世界第一强国,排除D项。
57.B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分裂时期的君主们都在不断推行希腊文化,在西亚和北非的土地上,希腊的诗歌、悲剧、喜剧、哲学、运动会、体育场所、剧院等都在这些地方结出硕果,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融,其所涉及的领域广泛也反映出亚历山大东征多方面传播了希腊文化,故选B、C两项。材料强调的是“在西亚和北非的土地上”希腊文化结出硕果,而不是世界文化泛希腊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希腊文化在西亚和北非的传播,但并未消灭西亚和北非的本土文化,排除D项。
58.A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成为英国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故选A、C两项。《独立宣言》是美国颁布的,排除B项;《人权宣言》是法国颁布的,排除D项。
59.B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这些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而且他们主张向共产主义过渡,描绘了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故选B、C两项。空想社会主义者描绘了共产主义蓝图,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只是停留在空想的阶段,排除A、D两项。
60.B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成军事政治集团;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故选B、D两项。杜鲁门主义属于美苏对抗中政治领域的表现,并非军事对抗的表现,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属于美苏对抗中经济领域的表现,并非军事对抗的表现,排除C项。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