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七县校联考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6页,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題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1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
1.589年,中国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2.“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是一条沟通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灵渠
C.永济渠
D.大运河
3.“忆背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歌主要描述开元
盛世时期的
A.政治清明
B.科举兴盛
C.民族交融
D.经济繁荣
4.右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与其内容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A.张赛出使西域
B.设置西域都护
C.文成公主人藏
D.金城公主人藏
《步茶田)(局部)
5.唐代音乐、舞蹈、雕塑吸收了波斯、天竺等外来艺术精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活动等也受到
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这反映了当时
A.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自信
B.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成为主流
C.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D.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兴盛
6.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唐朝的国力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陈桥兵变
D.李自成起义
7.右图呈现的是北宋的某一政治现象。据此可知,北宋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休养生息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官出任
B.重文轻武
文臣统兵的格局逆渐形成
C.分割相权
文官地位和待适高于武将
D.重农抑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幸制
8.用一句话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最恰当的是
1
A.战争颗繁,冲突不断
B.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C.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D.闭关锁国,互不往来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0000000
9.与图示内容所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西夏一辽西贝一金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开放的时代
北宋
南宋
D.封建制度的衰落
10.“一代英雄抗金将,精忠报国不为名”赞誉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
北方回南方回
11.右图内容主要说明了
1500
1238
A.政治中心转移
1200
974
03
900
B.南北交通发达
江
67
600H
492
405
C.民族政权并立
300
262
D.经济重心南移
西汉(2年)唐代(742年)北宋(1080年)南米(1187年)
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化
12.据《汉藏史集》记载:1264年,忽必烈派宣政院使前往西藏的萨斯迦,沿途清查户口、物产、道
路等情况。这一记载
A.印证了元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B.反映了汉藏民族矛盾日趋激化
C.说明了元朝在西藏设驻藏大臣
D.表明西藏未正式归人元朝版图
13.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为管理辽阔的域,元朝实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14.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
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材料叙述的是回族形成的
A.原因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15.“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感受到两宋民众的
日常生活。”“它”指的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16.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子”。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明清工商业繁荣
D.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17.宋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时代。最能反映宋朝开放的史实是
A.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
B.城市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C.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D.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可日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