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答案)

2023年中考试题(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这表明( )
A.开始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B.西周的分封制已经瓦解
C.人民遭受战争灾难之苦 D.争霸战争孕育统一趋势
2.南北朝时期,南朝尚清淡,崇文采,雅有远韵,善为文章;北朝重武功,性雄豪,工骑射,果敢决断;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士人把“以武达”和“以文通”同等地视为振兴家门的途径,这反映了当时( )
A.南北文化冲突导致国家分裂 B.南方成为全国文化中心
C.民族交融促使多元文化交融 D.北方制度远远落后于南方
3.1718年,年过六旬的康熙皇帝抱怨: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军政大臣懒惰 B.君臣之间矛盾尖锐
C.皇权高度强化 D.康熙皇帝能力太强
4.1917年,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写道:“余之掊击
(pǒu jī,抨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由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反对封建专制 B.倡导西方文化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改造儒家思想
5.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如“团体、革命、主义、阶级、公司、化学、公园、冰期、年代、手表、火车”等。据统计,仅从日本传来被中国人认同的外来词,就有849个之多,这还不包括从西方直接翻译的外来词。这些新名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新名词的大量传入( )
A.是近代社会转型的反映 B.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适应了对外交往的需要 D.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进行
6.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 )
A.创建革命军队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开展游击战争
7.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8.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航空航天技术 D.贯彻落实双百方针
9.青藏铁路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康,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它的修建属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
C.西部大开发的成就 D.精准扶贫的成就
10.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11.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 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 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2.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的数字改造为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创新与交流 B.冒险与挑战
C.征服与重建 D.统一与扩张
13.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并逐渐扩展到法国、美国等国家。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 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
14.1803年,美国总统杰斐逊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此举超越了总统的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获得批准后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 )
A.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B.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C.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D.美国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15.在1934年的头四个月里,“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各地为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政府部门计算了艺术家们的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每件作品约合75.59美元。该计划的作用是(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B.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C.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 D.有助于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在历史长河中,货币以不同的形态流通于商贸体系中,连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这不仅意味着奇形怪状的货币不再流通,今后货币形状会规范统一,还代表着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
——摘自陈慧《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论析》
材料二 日本仿唐风气盛行,政府曾多次派“遗唐使”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受唐朝货币制度影响,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唐“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
——摘自王永生《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材料三 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整理了以下学习资料(部分)。
时期 北宋
语文 《水浒传》:林冲发配,路经柴进庄上,庄客拿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当时一斗米约合今天十四斤,铜钱十贯约重七十斤,两者相加,重八十多斤。礼可谓“重”矣,可是披枷带 锁的林冲如何带走呢?
历史 商业贸易发展使货币流通量开始大幅增长。流通的货币以铜钱和铁钱为主,跨区域贸易需要远途运输和大量货币。
地理 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 000米的山地为主,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科技 四川的雕版印刷业发达,所生产的纸是印制纸币的上佳原料。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的意义。(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分析北宋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次“演变”。(4分)
17.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风雨坎坷,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复兴、惠及人类的崭新道路,彰显了一个政党坚不可摧的宗旨信念和始终不渝的责任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开天辟地谱新篇】
材料一 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星星之火可燎原】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
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宝剑锋从磨砺出】
材料三 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习jp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材料四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战绩表
战斗次数 12.5万余次
消灭日军人数 52.7万多人
消灭伪军人数 118.7万多人
【功垂千古永不忘】
材料五
图一 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图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图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如何理解“自从有了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有何特点?(1分)
(3)材料三中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领导地位?(1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中起了什么作用?(1分)
(5)材料五中图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图二中的会议上做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根据图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走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4分)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你的启示。(1分)
18.图片与文学是承载历史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思想光芒照前程】
材料一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是
一位学生对国际共产主义兴起一百多年来发展特点的概括。
【冲破阻碍图发展】
材料二 现代美国是开始于内战(1861—1865年),结束于
美国—西班牙战争(1898年)的这四十年关键时期兴起的。
这个重新塑造了国家生活方方面面的关键时期,于19世
纪90年代达到了顶峰。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
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本
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
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本特利/赫伯·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 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18世
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
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如图)统治时期。1861
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
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1)材料一中的人物与恩格斯创立了哪一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所指“由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1分)
(3)阅读材料二中的文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内战对“现代美国”的兴起有什么重要意义?(1分)
(4)材料三文字材料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实现“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图片反映了变革中的哪些措施?(3分)
(5)材料四描绘了俄国被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出现这种情景的原因是什么?文字材料中指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
(6)美、俄、日三国冲破旧制度的方式不同,却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共同的作用,你认为是什么?(1分)
2023年中考试题(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D. 2.C 3.C 4.A 5.A 6.C 7.B 8.A
9.C 10.B 11.D 12.A 13.B 14.B 15.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1)意义:改变了货币混乱状况;有利于经济管理;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统一。(答出两点即可)(2分)
(2)现象:日本文化深受唐朝影响。原因:唐朝国力强盛;唐朝开放包容;日本人善于学习;中日交往频繁;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答出两点即可)(4分)
(3)原因:商品经济发展;金属货币不便携带;四川交通不便;四川印刷技术与造纸技术先进。评价:实现了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产生了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出一点即可)(4分)
17.(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指的是有了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2分)
(2)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1分)
(3)毛泽东。(1分)
(4)中流砥柱作用(意思相近即可)。(1分)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4分)
(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革命和建设道路充满艰辛和曲折,正视各种困难和挫折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18.(1)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分)
(2)巴黎公社。(1分)
(3)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奴隶做出了巨大贡献。(1分)
(4)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分)
(5)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1861年改革是俄国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2分)
(6)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