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湖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机密★启用前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考试)


本试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
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
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
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封禅书》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周的都城择址分别体现了
“夏都居洛”的生存意识、“商都居洛”的政治意识和“周都居洛”的全局意识。这反映
出夏商周时期
A.洛阳是唯一的都城所在地
B.执政理念阻碍了疆域扩大
C.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发展
D.国家治理呈现理性化特征
2.西域地区曾长期存在“悖逆侮老”的“蛮夷之性”。但西域都护府设置之后,该地区尊老、
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这一变化表明
A.边疆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C.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习俗
D.地方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3.唐代赵憬论及荆楚地区在全国的地位时指出:“天宝以前,四方无虞,第据编户众寡,等
衰州望,鄂是以齿于下。后戎狄乱华,寓县沸腾,屯兵阻险,斯称巨防,朝廷寻州陟列,
将寄勋贤之重。”这一变化反映了荆楚地区
A.区域经济发展跃居全国前列
B.经济开发开始得到政府重视
C.为经济重心变动创造了条件
D.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
4.北宋“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转运使之令必行于州,
州之令必行于县,县之令必行于吏民,然后上下之叙正,而纪纲立矣”。这一行政管理模式
A,呈现权力相互牵制的特色
B.抬高了文官与士人的地位
C.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D.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稳定
5.清代奏折制度诞生后,拥有具奏权的督抚,遇大事往往先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因此,在与
中央部臣讨论前,皇帝往往对事情已有定见,部臣的反对意见难以奏效。这反映奏折制度
A.造成了任人唯亲
B.强化了政务运行的制度化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
6.1887年,宜昌海关报告指出:“棉纱进口的增加是值得注意的,因为用洋纱织成的土布和
洋布相竞争。”1890年,宜昌海关报告指出:“由于四川必须依赖东部诸省供给棉花,而现
时印度棉纱和(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
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上述报告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土纱对洋纱的市场竞争力加强
B.棉花价格影响洋纱需求
C.开埠通商导致了小农经济解体
D.洋布进口出现停滞局面
7.北洋政府编纂的《清史稿》为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与旧有正史相比,《清
史稿》新增“邦交志”,第一次较全面地记述了整个清代的中外关系,基本抛弃了夷狄观
念,不再将西方诸国视为附属国。这一变化
A.是辩证史观指导的产物
B.受清外交近代化的影响
C.受通史体例改革的推动
D.是修史传统延续的结果
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