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第二学期广东省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广东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 京剧艺术形成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土地改革完成 D. 百年国耻洗雪
2.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段碑文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 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
B. 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 周恩来总理于1950年9月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表明抗美援朝主要是因为( )
A. 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B. 中国与美国从属不同阵营
C. 朝鲜受到侵略 D. 苏联与新中国政见一致
6. 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7.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现象出现的目的是( )
A. 在与苏联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发展国民经济 B. 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物质支援
C. 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8. 如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国家或地区 主要文献
苏联 1918年苏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
欧洲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宪法
中国 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A. 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 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 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 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9.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10.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 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11.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双百”方针的提出 B.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12.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
A. 中心转移 B. 解放思想 C. 平反冤假错案 D. 拨乱反正
13.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的中心环节是()
A. 调整工业布局 B.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鼓励租赁经营 D. 增强企业活力
14. 1979年5月,国家经济委员会等部门选择8个企业进行试点,其基本内容有改企业基金制为利润流成制;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试制、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利;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这次试点()
A. 旨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B. 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C. 形成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 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5.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A. 建立的原因 B. 建立的目的 C. 发挥的作用 D. 发展的过程
16. 1992年,全国掀起科技人员创办科技机构、竞相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潮,还创建了多个股份合作制企业,向社会筹集资金,多家科技企业获得对外进出口经营权。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B.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17.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他所说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周恩来
1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 习jp zsj 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①国家复兴②民族振兴③人民幸福④公正法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等法规,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行文以及各机关团体、国营企事业单位各种牌匾、标语、路标等,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率已达到90%以上。以上材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A.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B. 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
C. 使用和发展各民族语言文字 D. 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
21.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 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
A.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 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 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 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3. 香港“占中运动”挑唆大陆与香港矛盾,破坏香港安定。但港商李嘉诚认为,内地是香港最大的靠山,如果没有自由行,股票会跌1000点以上。事实上香港回归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这说明( )
A. 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B. 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 “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24.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南海舰队 D. 东海舰队
25. 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用是( )
①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
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③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④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6. 2020年6月15日晚,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中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自卫措施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印度军队的行为违反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的方针
C. “一个中国”的原则 D. “一国两制”的方针
27. 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
A.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 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28. 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3年,中国国家zx 习jp 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29.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1964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导弹发射成功
30. 如表是2020年发布的近十年民生科技代表成果统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卫生健康 公共安全 防灾减灾
制定并推广了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等150余项疾病的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防控策略 超深井超大矿山安全开采、载人用特种设备在线故障预警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立了3个地震预警示范区、实现预警时间6~8秒、预警盲区小于25公里
A. 科技进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B. 科学研发可以消除安全问题
C. 科技发展引发自然环境问题 D. 我国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1. 党的百年奋斗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材料二: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长津湖》以史诗般的电影艺术呈现长津湖战役这一战争史诗,让观众在大气磅礴、悲壮深情的叙事中,深刻体悟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高瞻远瞩,深刻感受志愿军指战员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生动诠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材料三: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持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习jp 回信勉励广大航天青年》
材料四: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在中草药青蒿的提取实验进行到191次时,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才终于出现。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她的团队终于在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一生倾情青蒿素》
(1) 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与下列伟大精神相匹配的英雄模范人物,把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对应位置上(多选、错选均不得分)。(3分)
①雷锋精神: ______ ;②焦裕禄精神: ______ ;③铁人精神: ______ 。
(2)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获得了什么赞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分)
(3) 写出一位“两弹元勋”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2分)
(4) 材料四中的“她”是谁?根据材料四,概括科学家精神的内涵。(3分)
32. 回眸新中国建设史,可以发现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艰难而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把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大国逐步建设成为工业化强国从何起步,是“一五”计划初编时讨论的核心问题。……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改造我国的经济,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高涨,才能巩固我国的国防,才不致受帝国主义的欺侮。
--迟爱萍:《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还有1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三: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哪个经济部门?为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两例)有何意义?(6分)
(2)据材料二回答,八大二次会议何时召开?(1分)并分别概括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2分)
(3)材料三中“阶级斗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应汲取哪些经验教训?(2分)
33. 20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2周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共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正确决策】
材料一:中国党史专家正确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它是1949年以后这个历史时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实践探索】
材料二:“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结构图
材料三: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理论引领】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D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jp E
【深化推进】
材料五: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习jp 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请从历史性决策的角度来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要的转折点”。(3分)
(2) 阅读材料二请根据提示完成上面结构图中ABC处的内容:A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3分) ______ 。B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______ 。C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______ 。
(3) 材料三中提到我国最早“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的地区是哪里?这样做有何作用?(4分)
(4) 材料四中D、E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是在哪两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4分)
(5) 结合以上探究,说说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2分)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B
22.【答案】A
23.【答案】D
24.【答案】B
25.【答案】A
26.【答案】A
27.【答案】B
28.【答案】C
29.【答案】A
30.【答案】A
31.【答案】【小题1】(1)①雷锋精神:C;②焦裕禄精神:A;③铁人精神:B。
【小题2】(2)“最可爱的人”;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小题3】(3)钱学森、邓稼先等;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小题4】(4)屠呦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2.【答案】(1)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主要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的成就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投产。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上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修改指标。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扩大与翻版的,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这是企图通过人民公社,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但是由于严重脱离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不但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标,反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3)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4)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要从国情出发;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关注民生等问题。
故答案为:
(1)重工业。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投产。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8年5月。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修改指标。“一大二公”。
(3)“文化大革命”。
(4)要从国情出发;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关注民生等问题。
33.【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并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增强企业活力;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特区(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4)D:邓小平理论;E: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
(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