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3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三( 图片版 含答案)
东明县二O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三
历史试题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各题的正确答案填涂
在答题卡上)
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仁者爱人
2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图年代尺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秦朝
西汉
张骞出
汉武帝颁布
东汉
建立
建立
使西域
“推恩令”
建立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27年
公元25年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3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
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
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缩小南北差距
B.发展农业经济
C规范统治秩序
“D加速民族交融
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开通最重要的意义是
A,灌溉沿岸大片良田
B.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C促进沿岸工商业的发展」
D.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5研读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英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一(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诊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一(宋史)
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政治中心
C,南宋时期江南人口大量增加
D,古代江南一直比较富庶
6.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回回、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
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者中有近70%的人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
历史模拟试题(三).第1页(共6页)
可只
0000000
A.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7.下图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确立与强化示意图。其中相关措施不符合史实的是
秦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确立
巩固
加强
强化
皇帝总揽一切军
推行“罢黜百
政大权:皇帝之
设立中书省,
家,独尊儒
设立军机处;
下,设丞相、太
削弱六部职
术“,加强思
大兴文字狱。
尉、
御史大夫,
权:设立锦衣
想控制,
决断权由皇帝掌
正、
东厂,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8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右面漫画对辛亥革
命诠释最为准确的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B.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其伟大的历史意义,不仅表现在它实现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从南方到北方的战略大转移,
而且表现在它为实现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前
提和基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红军长征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10.下表是中共党史的部分主题及其统摄概念。据此推断①对应的主题是
主题
统摄概念
①
五四火炬、开天辟地、面貌革新
②
国民革命、星火燎原、走向成熟
③
共御外侮、中流砥柱、
扬威东方
④
和平谈判、转守为攻、天翻地覆
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11.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
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
民的迫切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2页.(共6页)
0000000东明县二O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三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各题的正确答案填涂
在答题卡上)
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仁者爱人
2.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图年代尺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秦朝
建立
西汉
建立
张骞出
使西域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东汉
建立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27年 公元25年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3.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 一般来说, 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 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缩小南北差距 B.发展农业经济
C.规范统治秩序 D. 加速民族交融
4.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开通最重要的意义是
A.灌溉沿岸大片良田 B.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C.促进沿岸工商业的发展 D.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5.研读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无积聚而多贫。
——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国家根本,仰给东甫”
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宋时期江南人口大量增加
——南宋诊语
—— (宋史)
B.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政治中心
D.古代江南一直比较富庶
6.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回回、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
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者中有近70%的人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
(
1
)A.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1:
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 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7.下图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确立与强化示意图。其中相关措施不符合史实的是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8.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右面漫画对辛亥革
命诠释最为准确的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B.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9. “其伟大的历史意义,不仅表现在它实现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从南方到北方的战略大转移, 而且表现在它为实现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前 提和基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红军长征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10.下表是中共党史的部分主题及其统摄概念。据此推断①对应的主题是
主题 统摄概念
① 五四火炬、开天辟地、面貌革新
② 国民革命、星火燎原、走向成熟
③ 共御外侮、中流砥柱、扬威东方
④ 和平谈判、转守为攻、天翻地覆
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11.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
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 1:
民的迫切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
12.右图邮票发行于2015年。图中所示价值观念推
动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 (
120
中国
牛精神
政
法治
)
13. “为使城邦公民中生活无保障的阶层也确有可能参与国家大事,伯里克利为出庭陪审者
发放履行义务的津贴。”材料描述的古代世界图景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 《十二铜表法》的量刑
C.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D. 《查士丁尼法典》的讨论
14.下面是印第安人和欧洲人对某历史人物的看法,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判断该历史人 物是
印第安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 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 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 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 一 个功臣。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5.下列数轴图呈现了17~18世纪的若干重大事件。它们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英国议会 制定 颁布
重新召开 光荣革命 来 克 星 顿 枪 声 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
1640年 1688年 1775年 1787年 1789年
A.推翻本国封建统治 B.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反抗外国殖民侵略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6.特朗普曾宣称:美国历史上只有戴大帽子的林肯比他强。你认为林肯“強”在
A.领导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 B.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共和政体 C.采取国家千预手段,渡过经济危机 D.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17.1922年,列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
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18.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授予苏联某城市“英雄城市”的证书,为了表示对它的英勇保卫者,
在1942-1943年被德军围攻期间所表现出的勇敢、精神力量和自我牺牲的钦佩之情。这
座城市是
A.莫斯科 B.斯大林格勒 C.雅尔塔 D.波茨坦
19.2022年5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乌克兰局势发表声明称:世界必须团结起
来,平息枪声,维护《联合国宪章》的价值观。据此可知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联合国可以根除国家间的武力冲突
C.联合国是处理全球冲突的军事性组织 D.联合国能够解决国际贸易中的争端
20.2022年11月,一款名为ChatGTP 的 AI 聊天机器人以“狂飙”之姿,引起了科技圈的
震荡,微软市值一夜暴涨5000多亿美元。材料说明
A.国家制度不断革新 B.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C.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D.信息时代经济迅速发展
二、 非选择题:(21、22、23题均为10分,共30分
21.开放交流促进文明繁盛、人类进步;封闭保守阻碍文化交流、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
(1)材料一中“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主要是通过哪一陆上交通道路实现的
这一道路的开辟与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2分)
材料二;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 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
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非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为管理
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了什么机构 (4分)
材料三: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 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
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 —— 《中外历史纲要(上)》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消极
影 响 ( 2 分 )
材料四: 2013年,“一带一路”进入世界视野。六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 家之间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取得了丰硕成果。到2019年7月,已经
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八下《中国历史地图册》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2分)
22.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 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 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 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
命进入了什么新时期 ,(2分)
材料二:
漫画一:《奔向抗日根据地》 漫画二:选自《抗战漫画》
(2)材料二漫画一中热血青年奔向的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该地是哪里 结合所学知 识,写出漫画二反映当时形成了怎样的抗战局面 抗日战争中,哪次战斗粉碎了日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 (3.分)
材料三: 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 的发展环境。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
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
摘编自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
(3)材料三所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次战争 依据材料三,简述这场战争对我
国有何重要影响 (2分)
(
》
)材料四: “两弹一星”的研制,汇集了中国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
术与管理人员。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艰苦创业。
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往来,默默无闻地为祖国无私
奉献,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为我国“两弹一星”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
科学家,并举出“两弹一星”研制中的一个具体成就。(2分)
(5)上述材料体现了五四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作为新时代的中学
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1分)
23.2022年2月24日,俄鸟边境冲突升级,冲突触发地缘政治动荡,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和
平的珍贵,在充斥着霸权争斗和奴役剥削的全球化道路上,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 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
上霸权的问题。”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并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
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什么 (4分)
材料二: 在雅尔搭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 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
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雅尔塔会议决定在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战后“同盟国分裂”形成了怎样
的世界政治格局 (2分)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
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金质《冷战史》
(3)“冷战”结束后,美国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
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分)
材料四: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 建人类命道共同体。 ……我们要乘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埋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 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 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习jp 2021年1月2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 ·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国应有怎样的担当 (2分)东明县二O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三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DA
6-10:BCDAA
11-15:BCACB
16-20:DCBAD
二、非选择题:
21.(1)道路:丝绸之路;事件:张骞通西域。
(2)原因: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等。机构:市舶司。
(3)政策:闭关锁国。消极影响: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4)认识:“一带一路”有助于增进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扩大了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22.(1)性质:反帝反封建;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地点:延安。局面:形成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了团结御辱、全民抗战的局面。战斗:平型关大捷。
(3)战争:抗美援朝。影响: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为国家建设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 (或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4)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成就: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5)树立崇高理想目标,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学习。(言之有理即可)
23.(1)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性质:帝国主义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组织:联合国。格局: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3)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趋势: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4)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摆脱意识形态偏见;增强合作机制、理念,增强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松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