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一刻钟加分练(二)(第4-5课)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刻钟加分练(二)(第4-5课)
A层 基础达标
1.(2022·赣州月考)观察如图目录。省略号代表的标题是 (C)
A.出超与入超 B.侵略与反抗
C.自强与求富 D.民主与科学
2.李鸿章在呈递给清廷的奏折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基于这一认识,洋务派 (D)
A.筹建新式海军 B.开办军事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 D.兴办民用企业
3.洋务运动期间,传播西学的各种新式学堂陆续开办,并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19世纪60年代后期,北京、上海等地开办的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先后培养了300人左右的翻译和办洋务的人才。这表明洋务运动期间 (C)
A.中西方观念冲突 B.教育被列强控制
C.教育逐步近代化 D.民族危机的加剧
4.纪录片《甲午!甲午!》通过四集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120多年前一场战争的全过程。在纪录片中能够看到的是 (B)
第一集 角力东北亚
第二集 不宣而战
第三集 龙旗飘落
第四集 悲歌涅槃
A.关天培血战虎门 B.邓世昌壮烈牺牲
C.李秀成大败华尔 D.三元里抗英斗争
5.(2022·萍乡期中)为了限制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权力,清流派奏请光绪帝,调来了和李鸿章有矛盾的李秉衡担任山东巡抚,处处和李鸿章作对,以各种借口不发援军,以至山东刘公岛海军基地成为一座孤岛,在经历了悲壮的抵抗后,最终陷落。这则材料反映了 (B)
A.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清军避战消极抵抗
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6.(2022·岳阳期末)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款数额与中、日政府年财政收入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D)
A.中日经济差距急剧缩小
B.日本开始推行对外扩张
C.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
D.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7.如下图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实 (C)
A.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
B.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宏大
B层 素养提升
8.19世纪40年代,郑复光《火轮船图说》、汪仲洋《铸炮说》等著作相继刊印,这些是近代中国最早参酌西方技术的船炮专著;龚振麟甚至模仿英国火轮船研制新式战船。这些事件表明 (D)
A.中国炮船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B.清朝已经完全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C.洋务运动开始发挥显著效益
D.时局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用技术
9.(2022·苏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幅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漫画,画中左侧的日本人把中国人打倒在地,一群西方“绅士”站在后面密切关注。对漫画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D)
A.日本侵华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B.日本伙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列强对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的准确研判
D.列强希望通过战争攫取在华权益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一就阶级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二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摘编自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请从“‘自强’的结果”的角度概括“自强”这一概念在19世纪60年代被赋予的意义。
答:内平农民战争,外抗列强侵略。
材料二 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2)据材料二、三,指出上述洋务企业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答:区别:福州船政局是军事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官办织布局是民用工业。联系: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求富”,获得利润,辅助军事工业的发展。
材料四 洋务派有保卫封建的一面,但它的事业已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的事业“超出了封建的范围”的证据。
答: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层 拓展延伸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马关条约》内容中,中国丧失领土及主权的部分就占三项,即割地、开放通商口岸和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厂。致使中国丧失了固有国土的拥有权,并且还失去了自己对沿海口岸的管理权。……《马关条约》赔款高达2亿两白银……为了偿付赔款,清廷在国内发行内债,提高税率和增加税种,如扣减旗兵俸饷、盐斤加价、裁减局员薪金、重抽烟酒税等,搞得国内工商萧条,民怨载道,烽烟四起。但内债借款对于巨额赔款来说是杯水车薪。
——摘编自《空前沉重的枷锁——<马关条约>》
(1)清政府在哪一场战争后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答:甲午中日战争。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观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论述:《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使列强的侵略由东南沿海深入内地。因此,《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一刻钟加分练(二)(第4-5课)
A层 基础达标
1.(2022·赣州月考)观察如图目录。省略号代表的标题是 ( )
A.出超与入超 B.侵略与反抗
C.自强与求富 D.民主与科学
2.李鸿章在呈递给清廷的奏折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基于这一认识,洋务派 ( )
A.筹建新式海军 B.开办军事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 D.兴办民用企业
3.洋务运动期间,传播西学的各种新式学堂陆续开办,并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19世纪60年代后期,北京、上海等地开办的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先后培养了300人左右的翻译和办洋务的人才。这表明洋务运动期间 ( )
A.中西方观念冲突 B.教育被列强控制
C.教育逐步近代化 D.民族危机的加剧
4.纪录片《甲午!甲午!》通过四集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120多年前一场战争的全过程。在纪录片中能够看到的是 ( )
第一集 角力东北亚
第二集 不宣而战
第三集 龙旗飘落
第四集 悲歌涅槃
A.关天培血战虎门 B.邓世昌壮烈牺牲
C.李秀成大败华尔 D.三元里抗英斗争
5.(2022·萍乡期中)为了限制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权力,清流派奏请光绪帝,调来了和李鸿章有矛盾的李秉衡担任山东巡抚,处处和李鸿章作对,以各种借口不发援军,以至山东刘公岛海军基地成为一座孤岛,在经历了悲壮的抵抗后,最终陷落。这则材料反映了 ( )
A.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清军避战消极抵抗
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6.(2022·岳阳期末)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款数额与中、日政府年财政收入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 )
A.中日经济差距急剧缩小
B.日本开始推行对外扩张
C.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
D.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7.如下图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实 ( )
A.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
B.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宏大
B层 素养提升
8.19世纪40年代,郑复光《火轮船图说》、汪仲洋《铸炮说》等著作相继刊印,这些是近代中国最早参酌西方技术的船炮专著;龚振麟甚至模仿英国火轮船研制新式战船。这些事件表明 ( )
A.中国炮船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B.清朝已经完全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C.洋务运动开始发挥显著效益
D.时局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用技术
9.(2022·苏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幅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漫画,画中左侧的日本人把中国人打倒在地,一群西方“绅士”站在后面密切关注。对漫画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 )
A.日本侵华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B.日本伙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列强对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的准确研判
D.列强希望通过战争攫取在华权益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一就阶级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二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摘编自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请从“‘自强’的结果”的角度概括“自强”这一概念在19世纪60年代被赋予的意义。
材料二 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2)据材料二、三,指出上述洋务企业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材料四 洋务派有保卫封建的一面,但它的事业已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的事业“超出了封建的范围”的证据。
C层 拓展延伸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马关条约》内容中,中国丧失领土及主权的部分就占三项,即割地、开放通商口岸和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厂。致使中国丧失了固有国土的拥有权,并且还失去了自己对沿海口岸的管理权。……《马关条约》赔款高达2亿两白银……为了偿付赔款,清廷在国内发行内债,提高税率和增加税种,如扣减旗兵俸饷、盐斤加价、裁减局员薪金、重抽烟酒税等,搞得国内工商萧条,民怨载道,烽烟四起。但内债借款对于巨额赔款来说是杯水车薪。
——摘编自《空前沉重的枷锁——<马关条约>》
(1)清政府在哪一场战争后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