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学情评估(答案)
第三、四单元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面的示意图主要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INCLUDEPICTURE"卷子-17.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1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17.tif" \* MERGEFORMATINET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华盛顿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2.法国某将军回忆一战时的一场战役时说:“德国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散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场战役( )
A.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B.是一战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战役
C.是一战欧洲东线战场的战役
D.揭开了协约国反攻的序幕
3.1914年,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爱德华·格雷在一战爆发之时说:“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不会再看到它们被重新点燃。”这说明一战( )
A.使欧洲国家遭到严重灾难
B.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D.导致欧洲电力系统严重损坏
4.下面有关苏俄(联)的时间轴中,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
INCLUDEPICTURE"卷子-18.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1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18.tif" \* MERGEFORMATINET
A.二月革命 B.苏联成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颁布新宪法
5.“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美国的历程相比,苏俄一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就散发着史诗般的光辉,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像苏俄那样,一开始就以人类和世界的名义,开创着文明的新纪元。”“新纪元”是指苏俄( )
A.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C.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6.“1919年,当巴黎和会结束后,德国的工人表示他们期待着战争的结束,盼望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灭了他们的愿望,他们将为它工作。”这是因为( )
A.德国的殖民地被瓜分 B.德国面临巨额赔款
C.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 D.协约国要继续作战
7.阅读下图,造成苏俄(联)农民平均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INCLUDEPICTURE"卷子-19.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1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19.tif" \* MERGEFORMATINET
A.实施固定粮食税 B.实行产品配给制
C.推行余粮收集制 D.实现农业集体化
8.苏联到卫国战争前夕,电站占全国固定动力设备的73%,工作机器的电气系数达到82%,苏联还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开凿了运河等大型工程,在荒凉的东部建立了新的工业区。这反映了苏联( )
A.商品经济繁荣 B.工农业协调发展
C.国际地位提高 D.工业化成就突出
9.“我们的斗争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并不是因为……正在为自己的解放而战,而是因为我们为争取解放而采取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曾为历史上有过记录的任何民族所采用。”材料中的“斗争”是指(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0.下表反映了1929—1931 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的变化。对此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时间行业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A.国家不断降低工资标准 B.美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
C.经济危机程度不断加深 D.二战破坏国家经济
11.1933年,罗斯福向国会提请通过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吸收18至25岁的失业青年加入国家资源的保护工作中。此计划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自然环境保护 B.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C.推动国会进行改革 D.开始尝试国家干预经济
12.“苏联1928—1932年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成就”和“模仿”是指( )
A.苏联模式、罗斯福新政
B.苏联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罗斯福新政
D.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3.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道:“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这里的“外部因素”是( )
A.经济大危机 B.德、日法西斯的威胁
C.实力强大的苏联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4.画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图中①处对应的是( )
INCLUDEPICTURE"卷子-20.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20.tif" \* MERGEFORMATINET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卢沟桥事变 D.莫斯科保卫战
15.下图是二战时期盟军的一幅宣传海报,其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INCLUDEPICTURE"卷子-21.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2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21.tif" \* MERGEFORMATINET
A.反法西斯战争正义性 B.美英中苏盟军的强大
C.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 D.联合国发挥巨大作用
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17题18分,18题17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在凡尔赛体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完成了战后列强之间关系的调整,但它是不稳固的。它建立在一战后形成的极不稳定的基本力量平衡的基础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激化,并最终化为不可阻挡的力量爆发出来,决定了这一体系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摘编自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凡尔赛体系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山东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稳固的原因有哪些。(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INCLUDEPICTURE"卷子-22.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2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22.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 美、英对日宣战
1942年1月 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5年8月上旬 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摘编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的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直接导致了哪次战争的爆发?(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4分)
(4)当今世界依然不安宁。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4分)
18.请根据下面图片涉及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17分)
INCLUDEPICTURE"卷子-23.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2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全国9.4\\卷子-23.tif" \* MERGEFORMATINET
答案
一、1.A 2.B 3.A 4.A 5.C 6.B
7.A 8.D 9.C 10.C 11.B 12.C
13.B 点拨: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外部因素”是德、日法西斯的威胁。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德国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B符合题意。
14.B
15.C 点拨:海报中出现了美、英、苏的国旗,代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故其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故选C。
二、16.(1)使欧洲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原因: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影响: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形成体系的基本力量不平衡;列强内部矛盾重重。
17.(1)名称:三国协约、三国同盟。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2)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4)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尽量以谈判磋商等和平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等。
18.【示例】题目: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经历数年战争,苏俄经济异常困难。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渡过了危机。两种改革都是在本国经济遇到困难时实施的,目的都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同的是,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