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四)(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四)(附答案)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40分(1-20题,每小题2分。以下各题均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在答题卡内用28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标号涂黑)
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你班同学准备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确认最
早的古人类遗址,应该选择哪条线路:
A.黔东南——北京——周口店 B.黔东南——杭州——余姚
C.黔东南—一云南——元谋县 D.黔东南——陕西——蓝田
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3.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面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他们建造房屋的形式主要是:
A.干栏式 B.吊脚楼 C.窑洞 D.半地穴式
4.“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父子关系 B.武艺高强 C.贤德之人 D.年长者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该王朝是:
A.夏 B.商 C.西周 D.秦
6.“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7.当你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之后,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8.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争夺激烈。同学们收集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例进行探究学习,其中不能列入的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涿鹿之战
9.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
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还倡导.节俭”.该思想流派的创
始人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
10.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
付货款:
1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个人在大泽乡的高地上喊着:“天下受秦的迫害时间太长了,我们
对秦的暴政。”这个画面发生在:
A.陈胜,吴广起义中 B.黄巾起义中 C.楚汉之争中 D.刘邦建立汉
12.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一般写着“楚河”“汉界”四个大字。与其相关联的人物是:
A.刘邦、项羽 B.商纣王、周武王 C.商汤、夏桀 D.尧、舜
1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
A.释放奴婢 B.建立刺史制度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4. 黄巾起义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作号召,组织全国几十万人起义。其中“岁在甲子”是指公元:
A.前209年 B.25年 C.184年 D.200年
15.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下降,我州流行性感冒病例报告明显增多。在防治传染病方厩,我们可以参考东汉时期张仲景的:
A.麻沸散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6.作为一个刚刚建立的王朝,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A.石崇王恺斗富 B.国人暴动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17. 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18.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其中的“马”指的是:
A.司马光 B.司马炎 C.司马懿 D.司马睿
19. 魏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 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
20.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A.农民张三仅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富修建皇宫
二、列举题:共12分(每小题4分,共12分)
21.列举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举出四例)
22.历史人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他治水有功,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2)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是
(3)他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他是
(4)东汉时,他改进了造纸工艺,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他是
23.古代的科技文化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1)西汉时,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北朝时,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3)南北朝时,祖冲之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是
(4)东晋时,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
三、材料分析题:共22分(24题12分,25题10分)
24.“常比较,多鉴别,掌握历史更快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帝王,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沁因春·雪》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材料二 儒家思想曾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材料一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我国历史上那两位著名的帝王?(4分)
(2)材料二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5.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先民对农业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
材料二 春秋后期,农业上出现了深耕细作,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材料三 农民在湖沼边筑起堤坝,进行围垦,开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个地区便成为江南的粮仓.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一年收获两次,粮食自给自足。
(1)列举我国农耕文明形成时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居民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中的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4分)
(3)材料三描述了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状况。你能具体说一说当时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吗?(2分)
四、问题探究:共26分(28题14分,27题12分)
26.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黔东南州某校开展课外学史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材料,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 新闻学史】
中国报道讯: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2日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中华文化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2019年全球华人拜轩辕迎新年祈福拜祖大典。”
(1)此次大典中要拜祭的祖先是谁 (2 分)
【方式二 实物学史】
(2)图一的青铜器名称叫什么 图二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4分)
【方式三 地图学史】
(3)上图展现的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写出图中字母A和B代表的地点。并概括丝
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6分)
(4)除了以上三种方式搜集课外历史知识之外,还有哪些可行的方式?请写出两种。(2分)
27. 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变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
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图释改革】
(1)战国时期,任用商鞅变法的是谁?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迁都到哪里 (4分)
【探究改革】
材料一 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2)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中能促进生产发展的措施有哪些?(4分)
材料二 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
鲜卑服;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作用 (2 分)
【感悟改革】
通过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四)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40分(1-20题,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列举题:共12分(每小题4分,共12分)
21.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4分)
22.(1)
(2)
(3)
(4)
23.(1)
(2)
(3)
(4)
三、材料分析题:共22分(24题12分,25题10分)
24.(1) (4分)
(2) (4分)
(3) (4分)
25.(1) (2分) (2分)
(2) 。(4分)
(3)
。(2分)
四、问题探究:共26分(26题14分,27题12分)
26. (1) (2分)
(2) ; (4分)
(3) (4分);
。(2分)
(4) 。(2分)
27. (1) ; (4分)
(2) 。(4分)
(3) 。(2分)
(4)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1-20题,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A B A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C B C B D A D
二、列举题:(共12分)
21.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4分)
22.(1)禹
(2)齐桓公
(3)李冰
(4)蔡伦(4分)
23.(1)《史记》
(2)《齐民要术》
(3)《大明历》
(4)《兰亭集序》(4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22分(24题12分,25题10分)
24.(1)秦始皇;汉武帝(4分)
(2)孔子;仁(4分)
(3)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25.(1)长江流域:稻(2分)黄河流域:粟或黍(一个即可得2分)
(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4分)
(3)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北方多战乱,南方比较安定。④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回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四、问题探究:共26分(26题14分,27题12分)
26. (1)黄帝(2分)
(2)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商朝(4分)
(3)A:长安 B:大秦(欧洲、古罗马)(4分);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分)
(4)历史故事,参观博物馆,历史剧,图书馆,参观文物古迹等。(2分)
27. (1)秦孝公;洛阳(4分)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4分)
(3)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
(4)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