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1-25:BDBDB BCDBB ACDAB DCACC A CCCD
26、(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
(2)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原因:“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3)对象: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增强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策;坚决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自觉肩负起国家统一、民族拯兴的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两个方面即可)
27、(1)新军种: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两大新军种。
(2)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原因: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决策,全国协同攻关,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等。
(3)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4)根本原因:综合国力的增强。关系:国防科技的进步促进外交实力的增强。
(5)中国方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人类和平共处等审视历史,牢记历史教训;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各国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根除战争根源;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奏响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局面
C.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D.结束了被侵略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长津湖》《水门桥》系列电影的上映,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此处“钢少气多”中的“气”凸显的是(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B.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C.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D.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探究精神
4.历史课上有四位同学,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意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解放了生产力
D.国家实现了工业化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下列哪一项建设成果的资料不适合采用(  )
A.鞍山钢铁公司 B.青藏铁路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武汉长江大桥
6.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廷锴说:“现在是真正的民主,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四大
7.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8.由于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此时党的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以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在这一局面下中共八大召开。这描述的是中共八大召开的(  )
A.过程 B.特点 C.意义 D.背景
9.小李班准备举行一场有关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先进事迹故事会,他想为本次故事会拟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应是(  )
A.科技战线的前沿人物 B.建设社会主义的楷模
C.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 D.国防建设的模范人物
10.名字中包含着历史,如文革、计划、援朝、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应是(  )
A.计划 B.文革 C.援朝 D.跃进
11.《人民日报》的社论见证时代风云、书写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轨迹。下列社论发表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是(  )
A.《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B.《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C.《迎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2.2016年4月,习jp 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
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经济特区的设立
13.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 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实现中国梦
15.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招办斯大林模式
D.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6.张敏同学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①②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①马克思主义②毛泽东思想
B.①邓小平理论②毛泽东思想
C.①马克思主义②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①邓小平理论②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jp zsj 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我国实现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  )
A.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8.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体现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历慎思同学准备撰写有关“西部大开发”的学习报告,他可以采用的资料是(  )
A.大港油田建成 B.武汉钢铁基地建成
C.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2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但影响台湾局势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当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  )
A.霸权主义横行
B.台湾当局不作为
C.“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D.西方势力的干预
21.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举行,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海军已经成为一支能够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海上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22.邓小平在《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那么“两弹一星”是指(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C.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23.他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把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也写在了世界大地上。他就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24.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材料说明(  )
A.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我国人民开始享受免费福利保障制度
C.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正在不断完善
D.我国的就业制度已经实现了城乡平等
25.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入平常百姓家”。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
A.我国已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B.国家全面开放所有的食品市场定价
C.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D.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25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jp zsj 指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只有推动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民族团结进步夯实物质基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我们党肩负的政治责任与神圣使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们党肩负的政治责任与神圣使命是什么?为“凝聚各民族”,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写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名称是?(6分)
材料二:“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习jp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结合所学,阐述“一国两制”的内涵,依据材料二指出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10分)
材料三: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
——习jp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依据材料三,写出“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对象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6分)
材料四: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
——习jp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综上所述,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角度出发,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3分)
27.(25分)国防力量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地提高,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
——习jp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军队改革调整组建了哪两大新军种?(4分)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62年成立中央专委会,全国协同攻关。大批科技工作者包括归国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和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摘编自1999年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奖词
(2)请列举两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并根据材料二分析“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6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6分)
材料四: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举行,美方对中国内外政策无理攻击指责,挑起争端,美方作为东道国,未奉行待客之道、不遵守外交礼仪。为此,时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严正回应,“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4)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底气显著增强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国防科技和外交之间的关系。(4分)
材料五: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5)根据材料五,面对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方案是什么?作为祖国的未来,请你也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智慧,写出你的方案。(5分)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