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二模]合肥市202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合肥二模]合肥市202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合肥二模]合肥市202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7.小说多处采用对比,下列对小说对比艺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凤同与张严立的生活日常构成对比,曹风同“喝茶、谈事、应酬”,张严立“改材料”,表现了二人不同的处世态度。B.曹凤同与张严立的交通工具构成对比,曹凤同乘坐“宝马”绝尘而去,张严立“叫了辆的士”回家,表现了二人不同的爱好。C.曹凤同与张严立“资源”(朋友)多少、采取的态度构成对比,曹凤同“资源”多,会利用,张严立则相反,表现了二人不同的人格。D.曹凤同前后两种生活状态构成对比,先前生活的排场、热闹与接受审查、调查的结局形成对比,具有警示教育意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形象地展现出月峡、瞿塘峡地势之高、乱石林立而无井,与诗题相照应。B.“奴仆悲”与“心力省”形成鲜明的对比,明确地表现了夔州引水远胜于云安酷水。C.“人生留滞生理难”与“万里悲秋常作客”都体现了诗人客游的悲凉和生计的艰难。D.尾句“斗水”“百忧”写诗人虽在夔州能得到水,但这并不能解除个人和家国烦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像。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合肥二模]合肥市202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