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2023.4)生物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2023.4)生物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2023.4)生物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3.病毒侵染人体后,部分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并促使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与抗体一样具有特异性B.吞噬细胞吞噬病毒后,可将病毒的抗原信息直接呈递给B细胞6.再次接触相同病毒时,吞噬细胞吞噬病毒的速度明显加快D.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谷氨酸与A受体结合后会引起Na^+内流,因此谷氨酸属于(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若在突触间隙注入高浓度的生理盐水,则兴奋后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变大,原因是。
11.自然界中的生物在四季气候的影响下,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现象,人们也会进行相应的生产实践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树知春不久归”,其中“草树”主要是通过接受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来实现“知春”的B.“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其中“耕田”可以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变得更活跃C.“秋前不干田,秋后莫怪天”意思是水稻孕穗前稻田需要减少水分,土壤长时间淹水,水稻幼根会因缺氧产生乳酸而变黑腐烂D.“(韭)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非黄”说明叶绿素的合成可能与光有关
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2023.4)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