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万友名校大联考试卷(二)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年万友名校大联考试卷(二)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023年万友名校大联考试卷(二)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由工匠谈论何为良弓,唐太宗自知不能尽晓天下之理,随即广开言路,向五品以上京官了解民间疾苦和政事得失。B.皇甫德参上书激怒了唐太宗,魏征认为应体谅臣子的忠贞之心,之后又指出皇帝近来不喜直谏,希望他像原先那样豁达。C.唐太宗以史为鉴,以尧、舜为榜样,重视贤才轻视银钱,并因此罢黜不进贤才而专言税银之利的治书侍御史权万纪。D.因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做过的坏事,唐太宗提出要看一看起居注,结果被褚遂良、刘消反驳了一通,最后放弃了。
(1.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3分A.籍贯韶关汗流满面三言两语B.私熟妯娌里节衣缩食东挪西借C.门差役油光可鉴深恶痛疾D.慰免免饱尝正人君子礼上往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说长沙人外出旅游时间、财力都很充足,去完北京再去云南,因为不存在取舍得失的问题,也并没有失去一种可能机会,就无需考虑“机会成本”,B.相对于需求,资源是有限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资源约束具有常态性,所以人们都会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进行“机会成本”比较,赢得有利于自己的结果,C.“机会成本”之说能够用米解读不同地域人的行为,是因为尽管来自同一地域的人们对“机会成本”有不同理解面做出不同的选择,却具有某些共性的特征,D.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机会成本”的认知程度有高有低,运用它也有自发而来和自觉主动之分,“机会成本”之说在不同地城的普及程度也是不同的,
2023年万友名校大联考试卷(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