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九师联盟高三年级3月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届九师联盟高三年级3月联考(新高考)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023届九师联盟高三年级3月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古诗默写。(8分)古代经典名句能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从李白的“①,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句中,我们感受到朋友之间的心心相印;从王湾的“③,④”(《次北固山下》)两句中,我们感悟到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从刘禹锡的“⑤,⑥”(秋词·其一)两句中,我们体会到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从谭嗣同“⑦,⑧”(《潼关》)两句中,我们感受到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写“多路岐”“又别离”,饱含愁苦无奈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B.第三、四句写东风吹拂,节气更替,明媚的春日阻光照耀太地,交代了送别的季节。C.第五、六句描写眼前春草连绵、云雾弥江之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程秀才的牵挂之情。D.诗歌写“游人”、“旅雁”和“枫树”,起到衬托诗人思归不得的愁苦心境的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评价《诗》“经”的作用,孔子有精辟的言论,那就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最早最精练的概括,B.在现代人的认知中,赋、比、兴通常被视为修辞手法,但从“经”的角度看,其实这种看法值得商榷。C.《诗经》首先是“诗”,是原始先民的古老歌谣集。对《诗经》的解读,“五四”前后有不同的解说方式。D.一代有一代的《诗经》学,每一代《诗经》学的价值与地位都应该是等同的,古人或现代诗学都不容否定。
2023届九师联盟高三年级3月联考(新高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