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名师联盟2022届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二)2语文试题,下面是西南名师联盟2022届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二)2语文试题部分示例,验证如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以中新诗的发展方向为论题,引入对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问题的阐述,从而确立论点:中国新诗根源化西方文化同质。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在②③两段中,又以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文化性质、诗歌意象特点、诗歌手法方面论证了论点。
C.第⑥段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为论据,是为了论证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而是富于意象美的观点。
D.第⑦段的结论照应开头,尾句的补充交代使得论证更加严谨周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中国新诗中很少的带有意境性的诗歌,与中国古诗中典型的意境如王维的《鸟鸣涧》、柳宗元的《江雪》、陶潜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中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B.中国新诗意象中的“意”与“象”之间是存在张力的。从总体上看,新诗不富于意境美,这与以主客二分观念为核心的西方诗相同,因为在智性文化中,诗人追求的目标并不在于意境。
C.新诗中关于爱情题材的诗篇是在日渐深广地发展展示着的,但和古代文人爱情诗仍有相通之处,带着伦理教化的色彩,同时又体现个体人本精神和自我情感性质。
D 说中国新诗从属于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异质文化,则意味着中国新诗基本上不具有古代诗的规律和特性。
以上就是西南名师联盟2022届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二)2语文试题的图片版和文字版资源验证,关注”趣找答案”,获取更多资源
西南名师联盟2022届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二)2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