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 老高考(一)1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 老高考(一)1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 老高考(一)1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3.《唐律疏议》明文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减免刑罚:第一,70岁以上,15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第二,80岁以上,10岁以下,以及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罪应处死刑的上请;盗窃及伤人者,收赎,其余犯罪皆不论;第三,90岁以下,虽犯死罪,不加刑。这突出体现了唐律A.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B.对病人群体量刑较轻C.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D.注重对死刑犯的减刑
11.19世纪中叶,在波兰、匈牙利等国家逐渐形成“民族乐派”,他们重视挖掘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把民间音乐素材引入歌剧、交响乐等大型音乐作品中,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族统治,演出往往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当时东欧地区A.保守复古思想倾向加剧B.民族解放和民主运动高涨C.古典主义成为音乐主流D.引领欧洲音乐艺术的风尚
14.唐朝时,佛教的华严宗提出,唯心回转善成门,或善或恶,皆由心之转变;道教认为,境为心造,只有收心,使其一尘不染,超凡脱俗,才能向静和虚无的心体回归;韩愈亦有“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密)”之言。这体现了A.佛道儒思想同源共生互动B.三教道德教化的社会作用C.心学在唐代的影响力较大D.儒学社会主流地位的动摇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 老高考(一)1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