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二中2021-2022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试卷 答案(更新中)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答案】D
【知识点】罗马法
【解析】【分析】审判官或仲裁官在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会偏袒行贿者,导致司法不公。因此《十二铜表法》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限制贵族担任的法官滥用权力,维护司法公正。
2.(2015高一上·无为期中)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
A. 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
【答案】A
【知识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嫡长子孙继承的是宗法制。故选A项。
【点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3.(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二是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三是反人道罪,即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日本在1931~1945年期间犯下的“反人道罪”是(  )
A.建立伪满洲国 B.制造卢沟桥事变
C.推行奴化教育 D.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答案】D
【知识点】日军的侵华暴行
【解析】【分析】D.根据题中材料可知,反人道罪是指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符合反人道罪的涵义。故D正确。
ABC.建立伪满洲国、制造卢沟桥事变、推行奴化教育都属于日本侵华犯下的罪行,但不属于“反人道罪”。故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在华犯下的罪行,学生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4.(2018高一上·华安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
C.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D.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答案】D
【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A材料中丘吉尔话语的含义是核威胁维持了世界的和平局面,A项说法错误;
B项说法与丘吉尔表达的意思相反;
C项说法不准确,核武器并非美苏两国独有
D项正确表述了丘吉尔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美苏冷战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②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③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④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⑤“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本题考查的角度是②。
5.(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把这些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在我国初步形成一个怎样的逐步推进式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故A项正确,
BCD.综上所述,此三项的排列顺序皆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学生熟记基础知识,分析各项备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6.(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若想一览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的雄姿,应该到元朝的(  )
A.杭州 B.大都 C.泉州 D.扬州
【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中西方商业贸易及影响
【解析】【分析】C.依据材料“元朝、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关键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元朝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是泉州,故C正确。
AD.元朝时期的杭州和扬州,经济繁荣,但都不是世界第一大港,故排除AD。
B.大都是元朝的首都,位于今天北京市区,故排除B。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我国古代的对外交通,可以唐朝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汉朝至唐朝,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同西亚、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与交流;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造船技术的长足进步所致。
②以友好为主流。例如两汉同朝鲜、日本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唐代对外关系发达,同亚洲国家交往频繁,对彼此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南宋的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使团、商队来大都,泉州港异常繁忙。明朝郑和下西洋密切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7.(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据记载,1910年德国5 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 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德国城市人口增幅远大于整体人口增长水平,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德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故D项正确。
A.题干未体现人口增长对德国经济发展的压力,故排除A。
B.题干信息不能说明德国已完成城市化进程,故排除B。
C.城市人口增长不能有效说明德国出现社会劳动力过剩,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德国的影响,学生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8.(2017·江苏)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时间是1540年前后,这一时期恰恰是新航路的开辟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侵略使大量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了商品交换所需,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在历史上就叫“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社会的分化,阶级系发生变化: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在物价飞涨中也遭受巨大损失,财力下降甚至 破产,社会地位随之下降,封建势力被削弱;小手工业者和农民两极分化加剧,大部分人沦 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工商业资产阶级以及从事工商业经营的新贵族, 一方面剥削廉价 劳动力,另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财富迅速增加。所以,价格革命的后果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故选A项。B 、C、D项都是在18世纪及以后,时间与题目不符。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哭的开辟。
9.(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观察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  )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业
出口贸易 7% 8% 85%
进口贸易 61% 33% 6%
A.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B.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
C.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 D.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分析】A.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以工业产品为主,而进口贸易以原料和食品为主,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向世界各地倾销其工业品,而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则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种状况反映了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故A正确;
BC.材料中的数据,无法分析出国民经济比例和进出口贸易的比例情况,故BC错误;
D.材料未涉及工农业资源的问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从表格的数据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外倾销工业品。
10.(2019高一下·通榆月考)《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  )
A.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 B.诸侯权力增强
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 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
【答案】D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鲁国初税亩改变井田制土地公有制,开始承认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故选D。
A项不符合题意,题意是承认私有,而不是加强控制。
B项是影响。
C项没有体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说明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2.(2015高一上·无为期中)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
A. 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
3.(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二是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三是反人道罪,即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日本在1931~1945年期间犯下的“反人道罪”是(  )
A.建立伪满洲国 B.制造卢沟桥事变
C.推行奴化教育 D.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4.(2018高一上·华安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
C.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D.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5.(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把这些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在我国初步形成一个怎样的逐步推进式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6.(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若想一览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的雄姿,应该到元朝的(  )
A.杭州 B.大都 C.泉州 D.扬州
7.(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据记载,1910年德国5 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 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8.(2017·江苏)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9.(2022高一下·文山月考)观察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  )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业
出口贸易 7% 8% 85%
进口贸易 61% 33% 6%
A.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B.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
C.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 D.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
10.(2019高一下·通榆月考)《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  )
A.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 B.诸侯权力增强
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 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罗马法
【解析】【分析】审判官或仲裁官在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会偏袒行贿者,导致司法不公。因此《十二铜表法》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限制贵族担任的法官滥用权力,维护司法公正。
2.【答案】A
【知识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嫡长子孙继承的是宗法制。故选A项。
【点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3.【答案】D
【知识点】日军的侵华暴行
【解析】【分析】D.根据题中材料可知,反人道罪是指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符合反人道罪的涵义。故D正确。
ABC.建立伪满洲国、制造卢沟桥事变、推行奴化教育都属于日本侵华犯下的罪行,但不属于“反人道罪”。故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在华犯下的罪行,学生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D
【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A材料中丘吉尔话语的含义是核威胁维持了世界的和平局面,A项说法错误;
B项说法与丘吉尔表达的意思相反;
C项说法不准确,核武器并非美苏两国独有
D项正确表述了丘吉尔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美苏冷战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②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③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④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⑤“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本题考查的角度是②。
5.【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故A项正确,
BCD.综上所述,此三项的排列顺序皆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学生熟记基础知识,分析各项备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中西方商业贸易及影响
【解析】【分析】C.依据材料“元朝、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关键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元朝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是泉州,故C正确。
AD.元朝时期的杭州和扬州,经济繁荣,但都不是世界第一大港,故排除AD。
B.大都是元朝的首都,位于今天北京市区,故排除B。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我国古代的对外交通,可以唐朝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汉朝至唐朝,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同西亚、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与交流;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造船技术的长足进步所致。
②以友好为主流。例如两汉同朝鲜、日本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唐代对外关系发达,同亚洲国家交往频繁,对彼此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南宋的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使团、商队来大都,泉州港异常繁忙。明朝郑和下西洋密切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7.【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德国城市人口增幅远大于整体人口增长水平,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德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故D项正确。
A.题干未体现人口增长对德国经济发展的压力,故排除A。
B.题干信息不能说明德国已完成城市化进程,故排除B。
C.城市人口增长不能有效说明德国出现社会劳动力过剩,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德国的影响,学生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时间是1540年前后,这一时期恰恰是新航路的开辟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侵略使大量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了商品交换所需,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在历史上就叫“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社会的分化,阶级系发生变化: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在物价飞涨中也遭受巨大损失,财力下降甚至 破产,社会地位随之下降,封建势力被削弱;小手工业者和农民两极分化加剧,大部分人沦 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工商业资产阶级以及从事工商业经营的新贵族, 一方面剥削廉价 劳动力,另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财富迅速增加。所以,价格革命的后果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故选A项。B 、C、D项都是在18世纪及以后,时间与题目不符。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哭的开辟。
9.【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分析】A.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以工业产品为主,而进口贸易以原料和食品为主,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向世界各地倾销其工业品,而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则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种状况反映了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故A正确;
BC.材料中的数据,无法分析出国民经济比例和进出口贸易的比例情况,故BC错误;
D.材料未涉及工农业资源的问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从表格的数据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外倾销工业品。
10.【答案】D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鲁国初税亩改变井田制土地公有制,开始承认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故选D。
A项不符合题意,题意是承认私有,而不是加强控制。
B项是影响。
C项没有体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说明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二中2021-2022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二中2021-2022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试卷 答案(更新中)
0.498秒内查询了46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