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题(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新疆·统考模拟预测)某学习小组以“转型的欧洲”为研究主题,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导图中①、②、③空白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文艺复兴运动②君主立宪③信息 B.①文艺复兴运动②民主共和③电气
C.①文艺复兴运动②民主共和③信息 D.①文艺复兴运动②君主立宪③电气
2.(2022秋·新疆昌吉·九年级校考期末)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善于将最新的科学发现运用到自己的发明中。他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他是
A.法拉第 B.牛顿 C.海厄特 D.爱迪生
3.(2022秋·新疆克拉玛依·九年级统考期末)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 C.交通工具 D.机械设备
4.(2022·新疆乌鲁木齐·统考一模)观察下列知识结构图,空白处相应的内容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蒸汽、第二次工业革命 B.三角贸易、蒸汽、第三次科技革命
C.新航路开辟、电气、第三次科技革命 D.三角贸易、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
5.(2022春·新疆昌吉·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汽车如今已成为人们外出时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下列人物中为汽车的发明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瓦特 B.卡尔 本茨 C.爱迪生 D.莱特兄弟
6.(2022秋·新疆克拉玛依·九年级统考期末)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7.(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九年级校考期末)思想解放主要指“对于已经不适宜发展要求的旧思想观念的改革和破除,对于符合发展要求的新思想观点的积极倡导和确立。”对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认识正确的是( )
选项 思想解放运动 破除的旧思想 倡导的新思想
① 文艺复兴 “神权至上” 人文主义
② 科学革命 “日心说”等理论 “地心说”等理论
③ 启蒙运动 “朕即国家”等专制思想 自由、平等、“人民主权”
④ 新文化运动 “忠君”等封建思想 民主、科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2秋·新疆昌吉·九年级校考期末)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
①爱迪生——电磁感应现象 ②史蒂芬孙——珍妮机
③爱因斯坦——相对论 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2·新疆伊犁·校考一模)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小说集,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其中的经典之作有
A.《神曲》
B.《高老头》
C.《物种起源》
D.《英雄交响曲》
10.(2022·新疆克拉玛依·统考一模)巴尔扎克确信:“无论什么时代,叙事人都是同时代人的秘书:描写路易十一或大胆查理的故事,班戴洛、纳瓦尔王后、薄伽丘、吉拉尔第、拉斯卡笔下的短篇,古代小说家的韵文故事,无不以其同时代的某一事实为基础。”这表明( )
A.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属于浪漫主义 B.文学作品的素材以虚构为主
C.小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D.文学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11.(2022·新疆乌鲁木齐·乌市八中校考二模)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 B.托尔斯泰 C.伏尔泰 D.卢梭
二、综合题
12.(2022秋·新疆昌吉·九年级校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革命(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2)举出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技师、科学家各一例。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举出一到两个例子来说明。
(4)两次科技革命的启示?
13.(2022·新疆·统考中考真题)人类共享一个家园,各国同处-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嬗变】
“工业化”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最主要的特征是,技术和组织上的变化改变了生产,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把世界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工业化”开始于哪一国家?根据材料,概括”这个过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困顿】
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它们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也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背景。之后出现的“新的更大的冲突”指什么事件?
【憧憬】
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习jp 《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意义。
14.(2022·新疆克拉玛依·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4%
材料二 蒸汽机的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功的标志,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也即近代工业文明时代。——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三 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科技发明在世界上最占优势的年代,并概括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在世界地位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写出“蒸汽时代”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电磁学的新发展”主要和哪一位科学家密切相关?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显著特点?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15.(2022秋·新疆克拉玛依·九年级统考期末)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那只是完成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了电气、化工、石油等一系列工业部门,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超过了第一次变革的成果。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2)“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它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哪两个国家?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变革的是哪一重大发明?写出一个以此为动力的新交通工具。
(4)根据材料说明,从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什么共同认识?
16.(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九年级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校考期中)改革推动历史发展,探究各国改革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肖德甫《大国法则》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四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1)材料一中“1640年以来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制度?
(2)材料二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是哪一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此次技术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5)上述四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电力成为了主要能源,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D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排除AC项;法国大革命结束后,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排除B项。故选D项。
2.D
【详解】由“他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可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爱迪生。爱迪生的发明包括: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D项正确;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排除A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排除B项;海厄特发明赛璐珞,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能源动力不同。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解题的关键,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4.A
【详解】依据题干知识结构图和所学知识,15、16世纪之交,欧洲航海家积极开辟新航路,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A项正确;三角贸易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排除B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所以B项符合题意;瓦特改良蒸汽机,所以A 项不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来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6.D
【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德崛起,英、法相对落后。在工业方面的表现就是美、德在工业增长倍数及20世纪初工业产量所占位次赶超英、法。D项正确;美国与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晚于英国,排除A项;英国政局并没有动荡,排除B项;英国最早开展工业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欧洲的科学革命中,破除的旧思想是“地心说”等理论,倡导的新思想是“日心说”等理论,②认识不正确;①③④中的认识都是正确的。综上所述可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③④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①②对应错误,故排除ABC项。故选D项。
9.B
【详解】由所学可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他的经典之作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他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B符合题意,A项是但丁的作品,C项是达尔文的作品,D项是贝多芬是作品,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0.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短篇小说家、以其同时代的某一事实为基础”可知,这是说,文学源于现实,也就是说,小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C项正确;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排除A项; 材料是说,文学作品素材源于现实,不是说以虚构为主,排除B项;文学作品必然有艺术加工,不会完全真实地记录历史,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有《高老头》、《欧也妮 葛朗台》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故A符合题意;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排除B;伏尔泰和卢梭是启蒙思想家,排除CD。故选A。
12.(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电力的广泛使用;蒸汽时代,电力时代
(2)爱迪生、西门子、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等;瓦特
(3)电话、电灯、汽车、飞机
(4)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民族富强,必须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解析】(1)
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和电力的广泛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家:如改良蒸汽机的瓦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家:如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发明发电机西门子、发明汽车的卡尔·本茨、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等。
(3)
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如电话、电灯、汽车、飞机等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
启示:本题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民族富强,必须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13.(1)英国;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把世界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3)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立多边主义的全球治理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当今世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1)
根据材料“工业化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工业化开始于英国。根据材料“这个过程……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把世界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可以知道,这个过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把世界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2)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背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广义上,大幅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工业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传统的小作坊工业,被大工厂取代。这就让欧美各国在多个领域上,十分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说“新的更大的冲突”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立多边主义的全球治理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当今世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等等。
14.(1)公元401~1000年。长期(公元1~1500年)领先世界,但在公元1501~1840年落后。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厂(工厂制度)。
(3)法拉第。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点)
(4)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需要为科技进步提供动力(或创造条件)。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科技发明在世界上最占优势的年代是公元401~1000年。根据“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长期(公元1~1500年)领先世界,但在公元1501~1840年落后。
(2)
根据所学知识,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
根据所学知识,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现了发电机,故,“电磁学的新发展”主要和与法拉第相关。根据材料三“在19世纪,……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可得出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显著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根据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得出特点: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4)
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需要为科技进步提供动力(或创造条件)。
15.(1)工业革命;英国。
(2)蒸汽时代;瓦特改良蒸汽机。
(3)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德美;内燃机;汽车。
(4)两次工业革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启示我们要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对工业革命的评价,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2)根据所学知识,“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它的标志性发明是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发展。
(3)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变革的是内燃机的重大发明。汽车就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交通工具。
(4)根据所学知识,两次工业革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启示我们要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6.(1)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制度:君主立宪制。
(2)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3)明治维新
(4)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5)启示:制度创新有利于国家发展;改革是强国之道,坚持改革开放;要重视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以《权利法案》为基础,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可知“1640年以来的革命”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根据材料二“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改革。可知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农奴制,“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3)根据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由封建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日本“社会变革”是指明治维新。
(4)根据材料四“美国……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人生产生活领域,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世界由此进人了“电气时代”。因此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此次技术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5)根据四国崛起的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启示,制度创新有利于国家发展;改革是强国之道,坚持改革开放;要重视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题(含解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题(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
0.585秒内查询了46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