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文化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卷(五)5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衡中文化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卷(五)5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衡中文化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卷(五)5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人说,“海禁大开,国势大弱,决非可手八股,口讲章(句)而得以治国利民、折冲强御者”,“稍识时务者,要先着祖鞭,借鉴欧西”。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代表张有也呼吁,“世界经济之潮流喷薄而至,同则存,独则亡,通则胜,塞则败”,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中国人A.对西方制度的认同B.顺应世界潮流的开放意识C.团结一心共御外侮D.摆脱传统束缚的社会心态
1.考古显示,新石器时代的城郭型聚落的周边区域往往密集分布着各类规模不同的普通村落,如长江中游的两湖盆地形成了鸡叫城聚落群、阴湘城聚落群、石家河聚落群等,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聚落群以莫角山聚落遗址为中心,周边分布着50余处聚落遗址。类似的聚落群在黄河流域的各个文化类型时期也同样常见。这说明新石器时代的村落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具有地缘性特征C以农业生产为基础D.空间分布较均衡
10.1984年,全国人大在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时,原来的草案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而正式通过时则改为“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把其中“的民族”三字删掉旨在A.准确界定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B.扩大民族区域自治适用范围C.向群众宣讲《民族区域自治法》D.突出强调法律用语的精炼化
衡中文化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卷(五)5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