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六)6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六)6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六)6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商如果能把实用的价值丢开,植物学家如果能把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古松,他们就能感知到古松的美感。B.在美感的世界中,人可以摆脱环境的制约,主宰自己的心灵,事物在孤立绝缘的情况下依然具有意义。C.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加细腻丰富,其传诵度却比不上王维的诗歌。这并不能说明有“生命的态度”的诗歌艺术价值更高。D.“生命的态度”并不在意世界(包括“我”与外物),而是在意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选自何中华《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有删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总写“秋色”,扣紧了题中的“秋景”,点出了“秋色”纯一的特点。B.第三句写登高俯视山下所见,这就是一叶孤舟横泊旷野中的渡口,属于静景。C.第五、六句动静结合,对隐逸其间的隐士的日常生活给以描绘,富有生活气息。D.本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16.从色彩处理、意蕴表达及写法等方面对尾联加以赏析。(6分)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六)6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