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作的相关记述。这反映出()
主张出处
“若困民之主,神乏犯,百姓绝望,社程无主,将安用之”《左传》
“小子识之,普政猛于虎也”《礼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道德经》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倾向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民主思想得到传承与发展D.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
2.汉初,统治者颁行“复驰商贾之律”,文景之时,商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更势,以利相
倾”。汉武帝时,商人又受到沉重的打击,其对国家的威胁受到抑制。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B.加强了经济控制
C.规范了商业市场秩序D.解除了国家威胁
3.贞观年间,唐太宗改革科举制度,通过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次数来网罗各种人才:推行官员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制举制度和自学成才者向官府乃至皇帝自荐的自举制度:对于年老、丧失活力的官员,唐太宗还制定了致仕制度,以便吐故纳新。这些举措(
A.使士族丧失了政治影响力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积极性
C.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D.标志着察举和科举的结合
4.如表所示为宋代耕牛贸易摘录。据此可知,宋代(
C.小农经济得到维护D牛耕生产区域差异大
5.明清时期,当乡约与圣询结合时,乡约就变了味,其主体不再是民众而是国家,“官僚的介入,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虽然增强了其约束力量,却是乡约走向异化的开始”。乡约走向“异化”主要是指
尊祖聚族意义的消失B.民间自治精神的偏离
C.家国一体特征的削弱D基层教化功能的剥离
6.如表反映了棉花、棉纱进口数量及其占进口总值(100)的比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
棉花、棉纱进口数量及其占进口总值(100)的比重情况
A棉花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B传统手工纺织业受到冲击
C.中国沿海自然经济已解体D.民族危机的程度日益加深
7.科举制废除后,清政府在新政中设课更馆训练、考核候补官员,但各省课更馆“往往有列优等,依然未得一差,未委一缺者”,如江苏课更馆“凡季课前列人员,三月之中不过一二人能邀差委,其余徒列前茅”。有论者认为,“缘请托之风,各督抚终不肯绝也”。这反映出清末
A人才选拔制度的异化B.新式教育遭到传统势力抵制
C.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D.政治变革影响近代教育发展
8.1928年中共六大以后,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报告了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情况,并高度赞扬:“惟朱毛在湘赣边境所影响之赣西数县土地革命确实深入了群众。”这反映出当时()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扩大B共产国际称赞毛泽东的做法
C.党内普遍认可“工农武装割据”D中国民主革命处于低潮时期
9.建国初期,围绕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党内出现了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优先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一种观点则侧重于优先工业化,最终形成了“一化三改,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化满后,三改超前”的状况。这说明

A工业化道路应服从于所有制改造
B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D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10.如表是宜兴紫砂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宜兴紫砂厂由国营转为民营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
B宜兴紫砂转型说明民营比国营更能促进生产发展
C.宜兴紫砂转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标志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宜兴紫砂厂的成功转型
11.雅典的民主让柏拉图无限悲惯了,因为它把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以“败坏青年,鼓吹异邦信仰”罪判了死刑。法庭上的苏格拉底,一以贯之着“自认无知”的反识智慧,足以令那些由皮革匠等组成的陪审团恼怒了。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陶片放逐法存在蜂端
B.雅典公民充满了自律精神
c.雅典处于民主最高峰
D.雅典民主制度潜藏着危机
12.启蒙运动时期,盖德斯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C.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D.认中国落后在于封建专制
13.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作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B.漫画没有史料研究价值
C.美国侵犯西欧国家主权D.荷兰政府的认识较全面
16.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政府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墅值
40.9%。进入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美元在全世界泛溢成灾,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并且停止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值10%。美国采取这些措施
A,一定程度刺激了国内消费市场B.维护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利于开拓美国的国际贸易市场D.巩固了美国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近代中英的农书】(14分)
材料一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是在人口、农业、教等方面发生变革的背景之下兴起的。据统计,16世纪有13位农业作家写作农书,而到1601年至1650年已有18位农业作家写作农书。这些作家既写作了包括种植业、畜牧业至林业、渔业等在内的综合性农书,又写作了仅仅涉及农业生产某个方面的专业性农书。农书写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学易懂。乡绅是农书的主要读者,对农书有较大的需求。农书再版的总次数不断增多。这些农书在一些地方充当了传播优良农业技术的媒介,推动了近代早期英国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邓绍兵《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的兴起》材料二明清农书的编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明清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食众田家”问题,在刺激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很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普及。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空谈心性无助于政权稳定,把农业生产活动当作“修齐治平”的根本。农业生产实践引发了他们编著农书以传扬“经验农学”的愿望刻书技术的发展为农书的大量刊刻创造了条件。明清农书的数量可观、内容广博,涵盖农
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学的成就。
摘编自林霞《明清农书的创作特点及其影响情况研究》(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的特点及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农书编著呈现出繁荣景象的原因。(6分)
18.【近代人物思想的转变】(12分)
德高望重的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元老。他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就渡过了波澜壮阔和跌它起伏的一段人生,是近代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见证人。
董必武年谱
(1)依据材料,概述董必武在前半生完成了哪两次思想的转变?(6分)(2)依据上述年谱和所学,指出影响董必武思想观念的主要因素,(6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4.156秒内查询了51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