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普试卷·2022届高三第一次(冲刺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更多试卷答案请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获取更多1
学普试卷·2022届高三第一次(冲刺版)
16.B材料信息表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在外交上不急于同西方国家建交,而是要等时机成熟后再考虑,相对而言,社会主义国家属于优先考虑的建交对象,这反映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项正确: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标志,A项错误:C项是对材料的误读: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7.C由题干材料“1953年”“穿了新衣服…敏锣打鼓……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等可知,当时人们积极参与人口普查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是配合选民登记,选举各级人民代表,以便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的开始,更意味着人民第一次拥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放C正确;A是新中国成立的影响: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日的利的制度被节火,B谐误:D项与材料时面▣不符18.C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时期的公民权不是指“个人权利”,而是“公民对城邦整体事务的分享和分担”,由此可见,古希腊公民权更强调城邦整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公民权的解释,而非公民权得不到保障,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这一时期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B项错误。材料所述与法制建设无关,D项错误。
19.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律选编》的18章内容中有16章是人法和物法,另两章为刑法和公法,这说明该法内容主要涉及社会生活方面,反映出罗马法重视调节社会问题,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对公民的人身控制加强,B项错误,C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材料未涉及罗马法致力于缓和阶级矛盾的信息,D项错误。
20.C材料“议会批准的《法院约织法”“各级法院独立行使市判权”“法官任职终身制”等主要反映了议会立法、司法独立、权力制衡等信息,这说明德国具备了近代民主的基本特征,故C正确:A与“议会批准”这一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无法说明当时德国“专制主义残余浓厚”,排除B:当时的德国不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