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4月金太阳百强名校联考(22-02-350C)各科ld,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分享在答案联动网,更多试卷答案请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获取更多1
2022届高三4月百强名校联考(22-02-350C)
数学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
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截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倾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长篇小说如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图可点。
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陈启文的《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的《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是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是记人、叙事、状物、芬情,还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
4业
(选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