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4届辽宁省高三12月联考(24-207C)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

2024届辽宁省高三12月联考(24-207C)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辽宁省高三12月联考(24-207C)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试题答案

2024届辽宁省高三12月联考(24-207C)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4届辽宁省高三12月联考(24-207C)历史

5.明初,通过孝悌察举不经科举考试而由布衣直接步人官场者,不可胜数。如“沈德四,洪武十四年被旌。寻授太常赞礼郎。李德成,洪武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二十七年旌为孝子”。由此可知,明初A.察举成为主要的选官方式B统治者重视民间社会教化C.孝廉是科举考试重要科目D社会阶层的流动较为频繁

2024届辽宁省高三12月联考(24-207C)历史

A.《礼记·射义》记载的各地贵族“岁献贡士于天子”高民B.《左传》记载周初“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C.在山东等地的一些诸侯墓葬中发现了周王赏赐的大量青铜器D.《诗经·魏风·硕鼠》记载的奴隶阶级不满贵族剥削的情景

2.北宋建立以后,“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朝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A.使军权集中于皇帝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2024届辽宁省高三12月联考(24-207C)历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2024届辽宁省高三12月联考(24-207C)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
0.832秒内查询了48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