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表现:粮食产量高;粮食品种多;产生农家学派和农学著作。(2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铁农具广泛使用;水利设施日趋完善;统治者重视开发垦殖;农家学派提倡农耕,传播技术;自然条件适合等。(4分,答出四点即可)
(2)变化:经营方式上由人民公社发展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原因:旧体制下人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发展十分缓慢;很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一些地区农民自发进行了改革试验;中央领导及省委的推动。(8分,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古今经济侧重考查湖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涉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农业和改革开放初期湖南的农村改革。第(1)问,第一小问楚国农业发达的表现。可以从材料关键语句如“楚,天下之强国也……粟支十年”“五谷,稻、稷、麦、豆、麻也”“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神农》”等归纳出粮食产量、粮食品种、农学著作等角度,第二小问发达原因从材料关键语句“楚国铁农具种类相当齐全”“筑陂蓄水的水利工程”“楚悼王明确提出移民垦殖”“不仅造就了农家学派及其创立者”等概括出铁农具、水利设施、统治者政策、农学家及科技著作等还可以结合所学答出自然条件等角度。第(2)问,第一小问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就是材料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材料中概括出中央及省委的推动、一些地区农民自发的实验等,然后结合所学答出旧体制的弊端、农业的落后、农民的贫困等角度即可。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二2历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