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7.关于文中老人展示“藏品”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人对着一张白纸“颇为自豪”,不禁令人感到了丝丝的悲凉和心酸。B.“我”对着那一张张白纸大加赞扬,说明“我”此时已经被深深地感动。C.关于“凉意”和“不寒而栗”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我”内心的愧疚。D.妻女“紧挨在一起”“一同颤抖”,对表现文本主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的名和字是有区别的,名是子女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或家中尊贵的长辈取的,字是在子女成人后由父母或长辈取的又一称呼。B.“闻其秀才”的“秀才”是才学优异的人,与《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含义不同。C.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也指通晓古今、能言善辩的人。文中是学官名,现在指学位的最高一级。D.列候,汉高祖后一般“非刘氏不王”,异姓功臣受封者通称列侯。汉代列侯食邑一般是县,有的是乡、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隐喻”在文中指某一具体的东西中暗含着人们曾经的某种经验、经历,中国传统的“象”是最接近“隐喻”的。B.“意象”的第一个特性由经验性、具体性、触物性构成,在“意象?里,保存着对物体的“具体描绘”的特性。C.“象征”最早具有某种“预先注入”的意义后来在某种意义上能像中国传统“意象”一样滋生出新的语义世界。D.诗人理解了词语概念中的意义,就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言说。
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