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T2·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生物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T2·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4)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轻型)和^15N-DNA(重型)。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2所示。由此说明,DNA复制的方式为。预计第Ⅲ代细菌DNA分子的离心结果为轻,中(用所占比例表示)。
5.下列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阳光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B.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C.千早导致火灾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天敌数量不变、种群密度及种群数量越大,该种群受天敌的影响就越小
17.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最佳的方法是使用土壤自带的净化系统植物,尤其是超富集植物,科学家通过野外调查和栽培实验,首次发现蜈蚣草是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不同部位的含砷量为:叶片≥叶柄>根系,其地上部分的生物富集量随着土壤含砷量的增加而下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富含砷的土壤种植多种农作物可提高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蜈蚣草对砷有很强的吸收和转运能力,砷可能主要储存在液泡中C.收集蜈蚣草的地上部分进行砷的提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随着土壤含砷量的增多,土壤溶液浓度增加会影响根系对砷的吸收量
T2·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