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评卷(答案)-2022-202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评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两次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2、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音调与频率有关
C.音叉在振动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3、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A.声音被手挡住了 B.声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4、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回声与原声时间间隔太短,混在一起了
5、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   )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6、在再教室的走廊有“轻声慢步”的提示语,早读课上,老师有要求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7、冬天银装素裹,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好不热闹(如图所示),同时明显感觉到欢笑声比平时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鞋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他们音色不同
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
D.根据雪地的声音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光滑
8、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学校周围禁鸣喇叭 B.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C.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 D.在街头安装噪声监测仪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C.逢年过节,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0、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在使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弹奏古筝时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人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古筝弦可以改变古筝发出声音的音色
1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将发声的音乐芯片放入水中,仍能听到芯片发出的声音
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的直尺,感受声音的不同
C.把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在扬声器前面,播放音乐时,烛焰摇曳不定
D.公路两旁的隔音墙,可以有效的减弱噪声。
1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软木 500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空气(20℃) 343 海水(25℃) 1531
氮气(10℃) 343 铜(棒) 3750
氮气(20℃) 349 铁(棒) 5200
13、如表记录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请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介质的温度会影响声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定不相等
14、有关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15、敲钟时,会发现钟声“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________。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辨别的。
17、如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18、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
19、钢琴演奏家在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钢琴上方放置的麦克风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
20、在学校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最后冠军成绩是11.50s,则冠军的成绩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准确成绩应该是________s。(保留两位小数,声速为340m/s)
21、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不说话只摇手,这是从__________(选填“传播过程”或“声源”)处减弱噪声;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中蝉鸣和鸟声主要是靠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区分的。
三、实验探究题
22、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中所示与声有关的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充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当游客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图丙:将音叉插入水中,水面平静。敲击音叉,之后将其插入水中,水花四溅。这个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同时也证明声音能传递____。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
25、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求:
(1)鸣笛处汽车距离山崖多远?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评卷
参考答案
1-5 ACDDA 6-10 BBABA 11-15 CCBAB
16、振动 液体(水) 音色
17、传递信息 响度
18、响度 声源处
19、音调 响度
20、偏大 11.79
21、声源 音色
22、铃声的响度变大 回声 振动
23、(1)振动 放大 (2)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空气 能量
(4)变小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4、(1)ABC;(2)ADF;(3)80;1.02
(4)使用同一根琴弦进行演奏,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然后比较发声的音调的高低。
25、(1)355m (2)325m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