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2023山东郯城期中)如图所示,一只海鸥正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飞翔。关于海鸥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成海鸥倒立的虚像
B.海鸥飞得越高,它在水中的像越小
C.水中像的大小与海鸥的大小相同
D.水越深,水中海鸥的像离水面越远
2.【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3河南南阳卧龙期中)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A”),这种科学探究方法为      。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白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那样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选填“A1”“A2”或“A3”)。
(5)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发现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逐渐变短,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它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完全重合。
3.【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小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通过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分别测出蜡烛A到玻璃板前表面的距离和蜡烛B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他得出的结论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小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而这一结论与教材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不同,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次 序 1 2 3 4
lA/cm 5.40 7.15 9.80 12.50
lB/cm 5.20 6.96 9.62 12.32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海鸥在水面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像与海鸥大小相同,与海鸥的飞行高度无关,像和海鸥到水面的距离相等,与水的深度无关。故选C。
2.(1)确定像的位置 (2)蜡烛A 等效替代法
(3)不能 虚像 (4)A2 (5)不变 (6)不能
解析 (1)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过程中,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面,用蜡烛B代替蜡烛A去和蜡烛A的像比较,使用的是等效替代法;(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若玻璃板如图乙所示那样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A2;(5)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的像大小不变;(6)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逐渐变短,像也变短,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大小不相等,不能完全重合。
3.在实验过程中,误将像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当成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得到了错误的数据,因此得出了与教材不同的结论。
解析 如解析图所示,利用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玻璃板前表面P是反射面,蜡烛A到玻璃板前表面P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A'到玻璃板前表面P的距离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误将像A'到玻璃板后表面Q的距离当成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得到了错误的数据,因此得出了与教材不同的结论。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