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23·莲湖模拟)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5m/s
B.人体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37℃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中学生身高大约160m
2.(2020·成都)关于原子、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质子构成 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C.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D.太阳能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3.(2020·长沙)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4.(2023·莲湖模拟)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已经组网成功,可提供全天候的定位服务。该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电磁波的波长相等
B.电磁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
C.在真空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
D.声呐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5.(2023·莲湖模拟)下列生活现象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
6.(2023·莲湖模拟)电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应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
B.保险丝断了,可以用铜丝替代
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碰到笔尖的金属体
D.只用一只手接触火线,一定不会造成触电事故
7.(2023·莲湖模拟)小明在帮妈妈挪沙发,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体,使沙发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对沙发的推力大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B.若增大推力,沙发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撤去推力,沙发在继续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D.若撤去推力,沙发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8.(2023·莲湖模拟)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煤气检测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Q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输出信号电压Uab变大
C.R的电阻变大 D.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9.(2023·莲湖模拟)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10s内将重1.5×104N的物体匀速提升3m。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如图中的滑轮组是一个省力机械
B.有用功的大小为4.5×104J
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3m/s
D.当吊起的物体质量增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小
10.(2023·莲湖模拟)如图是多功能汤锅加垫的测试电路图,使用时通过旋钮开关(虚线圆圈部分)可实现保温、慢炖、快炖三种功能切换,且保温、慢炖、快炖状态的加热功率依次增大。已知四个发热电阻的阻值相等,测试电源电压为220V,慢炖状态的功率为550W。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旋钮开关转到“3﹣6”的位置上,汤锅保温状态
B.汤锅保温状态的功率275W
C.发热电阻R1的阻值为44Ω
D.汤锅保温状态的总电阻小于快炖状态的总电阻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8小题,计22分)
11.(2020·苏州)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吸收 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色。
12.(2023·莲湖模拟)小明家从延安回西安,如图所示是汽车在西延高速度公路上行驶时的情形。在行驶过程中汽车相对于路边的标志牌是 的。汽车在行驶中刹车时,由于 小明会向前倾。如果保持速度不变,那么该汽车到达西安大约还需要 h(保留一位小数)。
13.(2023·莲湖模拟)茶壶是我国人民喝茶时用来沏茶的器具。如图所示,壶嘴和壶体可以看作是一个 。给茶壶加水的过程中,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会 。
14.(2023·莲湖模拟)如图甲所示,给玻璃杯中装入不一样多的水,敲击时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由玻璃和水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通过装水的玻璃杯看到后面的文字,这个玻璃杯和水相当于一个 ;如图丙所示,装满水的玻璃杯用纸片盖上,倒置,纸片和水不会掉下来,说明了 的存在;如图丁所示,和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杯把气球“吸”了起来,是因为玻璃杯带了 。
15.(2023·莲湖模拟)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深水下潜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 ,浮力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整个过程潜水器的体积不变)。当“奋斗者”悬浮在水中某一深度时,它受到的浮力 重力。
16.(2023·莲湖模拟)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实验得到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0V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 W。(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7.(2023·莲湖模拟)如图所示,太阳能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向右勺速行驶,请在图中画出汽车受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O点上)。
18.(2023·莲湖模拟)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将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螺线管右侧的磁体所受的吸引力会变大。请将图中的滑动变阻器按要求连入电路,并画出螺线管的绕法,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19.(2023·莲湖模拟)
(1)如图(1)所示,小明在测量物块重力,此物块重 N。
(2)如图(2)所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说明 的大小变化情况。
(3)石榴汁酸甜可口,小明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3)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3)乙所示。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kg/m3。
20.(2023·莲湖模拟)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UAB/V UBC/V UAC/V
2.6 1.8 4.4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 状态。
(2)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 (选填“能”或“不能”)正常测量L2两端电压。
(3)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 。
21.(2023·莲湖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安装 (选填“石棉网”或“温度计”)。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2)由图象a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当地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由图象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
(4)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绘制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 (选填“b”或“c”)。
(5)根据实验中发现的规律可以判断“当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是 (选择“正确”或“错误”)的。
22.(2023·莲湖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有如下操作:
(1)实验前,小明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如图甲所示)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明将(1)中测过焦距的凸透镜、蜡烛以及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要让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 。要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应来回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 (选填“最小的像”、“最大的像”或“最清晰的像”)。
(3)通过步骤(2)的调整,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后,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得到了如表的现象和数据。
物距/cm 像的性质 像距/cm
倒正 大小 虚实
30 倒立 缩小 实像 14.7
27 倒立 缩小 实像 15.5
22 倒立 缩小 实像 17.8
20 倒立 等大 实像 20
17 倒立 放大 实像 22.6
15 倒立 放大 实像 28.7
12 倒立 放大 实像 59
10
7 正立 放大 虚像
5 正立 放大 虚像
3 正立 放大 虚像
由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像;在成实像时,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会 。
(4)小明用实验中的凸透镜自制了一个镜头可以伸缩的照相机,如图丙所示。他用这个自制照相机观察电脑屏幕,调整得到清晰像。然后他靠近电脑屏幕一些,这时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要把镜头 (选填“向外伸”或“向回缩”)一点。
(5)小明在用(4)中自制照相机观察远处景物时,淘气的小华将一支铅笔紧贴着镜头挡在了镜头前,这时此自制照相机的光屏上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
23.(2023·莲湖模拟)如图为电吹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电路原理图。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通电后可以送风,当选择开关O接在C、D位置时,电吹风处于关停状态。如表是吹风机铭牌的部分数据,当电吹风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求:
QG——66吹风机 额定电压 220V 冷风功率 44W 热风功率 484V
(1)吹风机吹热风时,电动机和电热丝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吹风机吹冷风时,主要将电能转化成了 能。
(2)吹风机吹冷风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3)吹风机吹热风5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电热丝的电阻是多少Ω?
24.(2023·莲湖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容积为50L的电辅助太阳能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水器)。在光照条件不好时,可用电加热器加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会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为了防止触电,热水器在向外供水过程中会自动断电。某日因天气原因,太阳辐射能为E=1.75×106J/(h m2)(每小时每平方米辐射的热量),太阳能只将水由20℃加热到了30℃,此时开启电加热器,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70℃。已知太阳能板的面积为2m2,水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6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供水过程中不计热量损失,请根据以上条件分析计算:
(1)水吸收太阳能的多少。
(2)太阳能板当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
(3)在热水器向外供水时,通过控制冷、热水阀使热水器内的热水与20℃的冷水混合,已知人在淋浴时适宜的水温为40℃,每个人淋浴用水均为30L,假设热水器内70℃的热水能全部用完,则能满足几个人的淋浴用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
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1 m/s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人体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20℃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 约为50Kg C正确 符号题意;
D:中学生身高大约1.6m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速度知识点判断;
B:由温度知识点可以判断;
C:由质量的知识点判断:
D:由长度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2.【答案】B
【知识点】核能;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A不符合题意;
B.化石能源是指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动植物的遗骸在地层下经过上万年的演变形成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符合题意;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太阳能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A.液体能够传声,所以鼓声可以通过水传播,A不符合题意;
B.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B符合题意;
C.敲鼓的力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其响度越大,即鼓声越大,C不符合题意;
D.通过鼓声指挥参赛队员们说明鼓声可以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敲击力度越大,响度越大,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4.【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
A:根据知,电磁波的频率不一样,波长也不一样。所以电磁波的波长不一定相等。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能在玻璃中传播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在正空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 C正确 符合题意;
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波传递信息的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电磁波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由电磁波的传播知识可以判断;
C:由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的知识点可判断;
D:由声音的利用知识点可以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分子热运动;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液化现象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C正确 符合题意;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温度能比病人的温度低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由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由分子的热运动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D:由热传递的知识可以判断。
6.【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
A: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应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 A正确 符合题意;
B:保险丝断了,不能用铜丝替代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 :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的金属体 C错误 不符合题意;
D:只用一只手接触火线,如果与大地连接也会有220V电压,会造成触电事故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由安全用电的知识可以判断。
7.【答案】C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因为沙发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A:因为沙发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沙发所受的是平衡力,所以小明对沙发的推力等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的大小就不变,所以若增大推力,沙发所受摩擦力不变,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沙发在运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檫力不变,所以若撤去推力,沙发在继续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檫力大小不变 C正确 符合题意;
D:若撤去推力,沙发要受摩檫力,沙发的运动状态将发生发生改变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平衡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由摩檫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由摩檫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D:由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8.【答案】C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Q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Q为气敏元件的电阻增大,。
A:根据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A正确 不符合题意;
B:因为R于串联,而增大,所以输出信号电压Uab变大 ,所以输出信号电压变大 B正确 不符合题意;
C:R为定值电阻,所以R的电阻变小 C错误 符合题意;
D:总电阻增大,总电压不变,电流减小,,电路的总功率变小,所以电流的总功率变小 D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欧姆定律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以判断;
C:R为定值电阻;
D:根据电功率知识点可以判断。
9.【答案】D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
A:如图中的滑轮组是一个省力机械 A正确 不符合题意;
B:有用功,所以有用功的大小为4.5×104J B正确 不符合题意;
C:物体上升的速度,所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3m/s C正确 不符合题意;
D:额外功不变,吊起的物体质量增大,有用功增加,所以机械效率增大,所以当吊起的物体质量增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 D错误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A:根据滑轮组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根据有用功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根据速度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D:根据机械效率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10.【答案】B
【知识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如图,根据知,将旋钮开关转到“1﹣4”的位置上,汤锅保温状态,电阻R1和R4串联;将旋钮开关转到“2﹣5”的位置上,汤锅慢炖状态,只有电阻R4工作;将旋钮开关转到“3﹣6”的位置上,汤锅是快炖状态,电阻R2与R3并联。当 测试电源电压为220V,慢炖状态的功率为550时,。
A:将旋钮开关转到“3﹣6”的位置上,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所以时快炖状态。所以将旋钮开关转到“3﹣6”的位置上,汤锅是快炖状态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汤锅保温状态时,R1与R4串联,R=R1+R4=176,所以功率,所以汤锅保温状态的功率275W B正确 符合题意;
C:发热电阻R4的阻值为88Ω C错误 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可知,保温档的电阻最大,快炖时总电阻最小,所以汤锅保温状态的总电阻大于快炖状态的总电阻 D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A:根据电功率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最大和电功率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根据题意可以判断;
D:根据电功率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11.【答案】反射;红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反射了黄色光。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白色背景板反射红光,故影子区域呈现红色。
【分析】物体主要分为有色透明体和有色不透明体,有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12.【答案】运动;惯性;1.3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及其现象;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
第1空 在行驶过程中汽车相对于路边的标志牌是运动的;
第2空 汽车在行驶中刹车时,由惯性小明向前倾;
第3空 如果保持速度不变,,所以那么该汽车到达西安大约还需要 1.3h。
【分析】
第1空 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标志牌时运动的;
第2空 车停了,小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第3空 速度不变 。
13.【答案】连通器;变大
【知识点】压强;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
第1空 壶嘴和壶体下端时连通,上端开口的,壶嘴和壶体可以看作是一个连通器,
第2空 给茶壶加水的过程,茶壶对桌面的压力F=G水+G壶,而G水曾加,G壶不变,受力面积也不变。,所以压强增加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大。
【分析】
第1空 根据连通器的知识作答;
第2空 根据,所以压强变大。
14.【答案】振动;凸透镜;大气压强;电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大气压强的存在;声音的产生;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
第1空 给玻璃杯中装入不一样多的水,敲击时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由玻璃和水的振动产生的,
第2空 装水的玻璃杯满足中间厚,边缘薄,这个玻璃杯和水相当于一 凸透镜,
第3空 装满水的玻璃杯用纸片盖上,倒置,纸片和水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纸和水受到一个向上的托力,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第4空 和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杯把气球“吸”了起来,是因为玻璃杯带了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分析】
第1空 声音时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2空 装水的玻璃杯满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相当于凸透镜,
第3空 装满水的玻璃杯用纸片盖上,倒置,纸片和水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纸和水受到一个向上的托力,
第4空 和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杯把气球“吸”了起来,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15.【答案】变大;不变;等于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
第1,2空 “奋斗者”号在深水下潜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第3空 当“奋斗者”悬浮在水中某一深度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分析】
第1空 根据;
第2空 根据进行判断;
第3空 当“奋斗者”悬浮时,F浮=G物。
16.【答案】12.67;7.33;1.14;0.88
【知识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解析】【解答】
第1空 如图乙,当灯泡两端电压时,电流时,电阻,
第2空 因为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
第3空 灯泡的额定功率,
第4空 如图,当U1=2.0V时,电流I0=0.22A,而此时UR0=6V-2V=4V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分析】
第1空 根据求电阻;
第2空 因为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先求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求电阻;
第3空 根据求灯泡的额定功率;
第4空 读图,找出对应的电流电压,再计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求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17.【答案】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O上,如图
【分析】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O上。
18.【答案】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解答】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用右手安培定则知,螺线管左边为N级,右边是S级,所以磁感线是从N级出发回到S级。而开关闭合后,将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螺线管右侧的磁体所受的吸引力会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要接右下,如图
【分析】
用右手安培定判断,螺线管左边为N级,右边是S级,磁感线是从N级出发回到S级。
19.【答案】(1)1.6
(2)动能
(3)62.4;1.12×103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
(1) 如图(1)所示 ,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物块重 1.6N。
(2) 如图(2)所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说明动能的大小变化情况。
(3)第1空 如图(3)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62.4kg/m3 。
第2空 ,所以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1.12×103kg/m3 。
【分析】
(1)由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得。
(2)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应用的转换法。
(3)第1空 由天平的读数可以得,
第2空 根据密度的知识点也可以算出。
20.【答案】(1)不同;断开
(2)不能
(3)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知识点】电压表的连接
【解析】【解答】
(1)第1空 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不同得小灯泡,
第2空 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2)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不能正常测量L2两端电压。
(3)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分析】
(1)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实验时要换用不同规格得灯泡进行实验;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导致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3)只做了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21.【答案】(1)石棉网;71
(2)90;低于
(3)不变
(4)c
(5)错误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
(1)第1空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安装石棉网。
第2空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71 ℃。
(2)由图象a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0℃,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由图象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4) 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绘制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C。
(5)根据实验中发现的规律可以判断“当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是错误的。
【分析】
(1)第1空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由下到上;
第2空 如图温度计的读数是71℃;
(2)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当地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时的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如图所示可得出。
(5)当水沸腾后,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22.【答案】(1)10.0
(2)同一高度;最清晰的像
(3)倒立、缩小;减小
(4)向外伸
(5)完整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就是焦距,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第1空 要让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第2空 要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应来回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
(3)由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在成实像时,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会减小。
(4)如图丙所示 ,他用这个自制照相机观察电脑屏幕,调整得到清晰像。然后他靠近电脑屏幕一些,这时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要把镜头向外伸一点。
(5)观察远处景物时,淘气的小华将一支铅笔紧贴着镜头挡在了镜头前,这时此自制照相机的光屏上的像是完整的。
【分析】
(1)如图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就是焦距。
(2)第1空 实验时,三心(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
第2空 因为实像时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是最清晰的像。
(3)由表中数据可知。
(4)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得,物近像远像变大。
(5)因为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而所成实像都是在主光轴下方。
23.【答案】(1)并联;机械
(2)电吹风吹冷风时,其电功率为P冷=44w,电路中的电流
(3)电吹风吹热风时,其电功率为P热=484W,吹风机吹热风5min,消耗的电能:W=P热t=484W×5×60s=1.452×105J; 电热丝消耗的功率为:P电热丝=P热﹣P冷=484W﹣44W=440W,
电吹风电热丝的电阻为:
【知识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
(1)吹风机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并联,而吹风机吹冷风时,电热丝没有工作,主要时电动机工作。
(2)因为吹冷风时,其功率时44w,两端电压时220V,根据P=UI可算出电流。
(3),吹热风时是电动机和电热丝一起工作,根据W=Pt可算出其5min消耗的电能;要求电热丝的电阻,可以求出电热丝的功率P电热丝=P热﹣P冷 ,再根据可求出电热丝的电阻。
24.【答案】(1)解:热水器内水的体积V=50L=50dm3=50×10﹣3m3,
热水器内水的质量为:m=ρV=1.0×103kg/m3×50×10﹣3m3=50kg,
水吸收的太阳能为:Q吸=cm(t﹣t0)=4.2×103J/(kg ℃)×50kg×(30℃﹣20℃)=2.1×106J;
答:水吸收太阳能为2.1×106J;
(2)解:太阳能板当天接收的太阳能 ,
太阳能板当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为:t= = =10h;
答:太阳能板当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10h;
(3)解:50L、70℃的热水温度降低到40℃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Q2=cmΔt2=4.2×103J/(kg ℃)×50kg×(70℃﹣40℃)=6.3×106J;
不计热量的损失,20℃的冷水温度升高到40℃的过程吸收的热量为:
Q3=Q2=6.3×106J,
冷水的质量为: ;
冷热水混合后40℃水的总质量为:
m总=m+m′=50kg+75kg=125kg,
总体积为: ,
能满足淋浴用水的人数为: ,
所以能满足4人的淋浴用水。
答:能满足4个人的淋浴用水。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
【解析】【分析】
(1)要求出水吸收的太阳能,先求出热水器中水的体积,再根据求出水的质量,再由可求出。
(2)先求出太阳能板接收的太阳能,,再根据每小时每平方米辐射的热量求出所用的时间。
(3)首先算出50L、70℃的热水温度降低到40℃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Q2=cmΔt2 ,再根据不计热量的损失,20℃的冷水温度升高到40℃的过程吸收的热量Q3=Q2 ,冷水的质量,
冷水和热水混合后 40℃水的总质量,最后根据可算出总体积。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23·莲湖模拟)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5m/s
B.人体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37℃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中学生身高大约160m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
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1 m/s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人体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20℃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 约为50Kg C正确 符号题意;
D:中学生身高大约1.6m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速度知识点判断;
B:由温度知识点可以判断;
C:由质量的知识点判断:
D:由长度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2.(2020·成都)关于原子、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质子构成 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C.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D.太阳能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答案】B
【知识点】核能;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A不符合题意;
B.化石能源是指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动植物的遗骸在地层下经过上万年的演变形成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符合题意;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太阳能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3.(2020·长沙)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A.液体能够传声,所以鼓声可以通过水传播,A不符合题意;
B.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B符合题意;
C.敲鼓的力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其响度越大,即鼓声越大,C不符合题意;
D.通过鼓声指挥参赛队员们说明鼓声可以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敲击力度越大,响度越大,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4.(2023·莲湖模拟)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已经组网成功,可提供全天候的定位服务。该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电磁波的波长相等
B.电磁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
C.在真空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
D.声呐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
A:根据知,电磁波的频率不一样,波长也不一样。所以电磁波的波长不一定相等。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能在玻璃中传播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在正空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 C正确 符合题意;
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波传递信息的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电磁波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由电磁波的传播知识可以判断;
C:由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的知识点可判断;
D:由声音的利用知识点可以判断。
5.(2023·莲湖模拟)下列生活现象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
【答案】C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分子热运动;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液化现象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C正确 符合题意;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温度能比病人的温度低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由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由分子的热运动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D:由热传递的知识可以判断。
6.(2023·莲湖模拟)电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应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
B.保险丝断了,可以用铜丝替代
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碰到笔尖的金属体
D.只用一只手接触火线,一定不会造成触电事故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
A: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应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 A正确 符合题意;
B:保险丝断了,不能用铜丝替代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 :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的金属体 C错误 不符合题意;
D:只用一只手接触火线,如果与大地连接也会有220V电压,会造成触电事故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由安全用电的知识可以判断。
7.(2023·莲湖模拟)小明在帮妈妈挪沙发,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体,使沙发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对沙发的推力大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B.若增大推力,沙发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撤去推力,沙发在继续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D.若撤去推力,沙发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C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因为沙发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A:因为沙发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沙发所受的是平衡力,所以小明对沙发的推力等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的大小就不变,所以若增大推力,沙发所受摩擦力不变,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沙发在运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檫力不变,所以若撤去推力,沙发在继续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檫力大小不变 C正确 符合题意;
D:若撤去推力,沙发要受摩檫力,沙发的运动状态将发生发生改变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平衡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由摩檫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由摩檫力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D:由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8.(2023·莲湖模拟)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煤气检测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Q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输出信号电压Uab变大
C.R的电阻变大 D.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答案】C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Q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Q为气敏元件的电阻增大,。
A:根据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A正确 不符合题意;
B:因为R于串联,而增大,所以输出信号电压Uab变大 ,所以输出信号电压变大 B正确 不符合题意;
C:R为定值电阻,所以R的电阻变小 C错误 符合题意;
D:总电阻增大,总电压不变,电流减小,,电路的总功率变小,所以电流的总功率变小 D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欧姆定律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以判断;
C:R为定值电阻;
D:根据电功率知识点可以判断。
9.(2023·莲湖模拟)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10s内将重1.5×104N的物体匀速提升3m。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如图中的滑轮组是一个省力机械
B.有用功的大小为4.5×104J
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3m/s
D.当吊起的物体质量增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小
【答案】D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
A:如图中的滑轮组是一个省力机械 A正确 不符合题意;
B:有用功,所以有用功的大小为4.5×104J B正确 不符合题意;
C:物体上升的速度,所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3m/s C正确 不符合题意;
D:额外功不变,吊起的物体质量增大,有用功增加,所以机械效率增大,所以当吊起的物体质量增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 D错误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A:根据滑轮组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根据有用功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根据速度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D:根据机械效率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10.(2023·莲湖模拟)如图是多功能汤锅加垫的测试电路图,使用时通过旋钮开关(虚线圆圈部分)可实现保温、慢炖、快炖三种功能切换,且保温、慢炖、快炖状态的加热功率依次增大。已知四个发热电阻的阻值相等,测试电源电压为220V,慢炖状态的功率为550W。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旋钮开关转到“3﹣6”的位置上,汤锅保温状态
B.汤锅保温状态的功率275W
C.发热电阻R1的阻值为44Ω
D.汤锅保温状态的总电阻小于快炖状态的总电阻
【答案】B
【知识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如图,根据知,将旋钮开关转到“1﹣4”的位置上,汤锅保温状态,电阻R1和R4串联;将旋钮开关转到“2﹣5”的位置上,汤锅慢炖状态,只有电阻R4工作;将旋钮开关转到“3﹣6”的位置上,汤锅是快炖状态,电阻R2与R3并联。当 测试电源电压为220V,慢炖状态的功率为550时,。
A:将旋钮开关转到“3﹣6”的位置上,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所以时快炖状态。所以将旋钮开关转到“3﹣6”的位置上,汤锅是快炖状态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汤锅保温状态时,R1与R4串联,R=R1+R4=176,所以功率,所以汤锅保温状态的功率275W B正确 符合题意;
C:发热电阻R4的阻值为88Ω C错误 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可知,保温档的电阻最大,快炖时总电阻最小,所以汤锅保温状态的总电阻大于快炖状态的总电阻 D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A:根据电功率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最大和电功率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C:根据题意可以判断;
D:根据电功率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8小题,计22分)
11.(2020·苏州)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吸收 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色。
【答案】反射;红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反射了黄色光。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白色背景板反射红光,故影子区域呈现红色。
【分析】物体主要分为有色透明体和有色不透明体,有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12.(2023·莲湖模拟)小明家从延安回西安,如图所示是汽车在西延高速度公路上行驶时的情形。在行驶过程中汽车相对于路边的标志牌是 的。汽车在行驶中刹车时,由于 小明会向前倾。如果保持速度不变,那么该汽车到达西安大约还需要 h(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运动;惯性;1.3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及其现象;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
第1空 在行驶过程中汽车相对于路边的标志牌是运动的;
第2空 汽车在行驶中刹车时,由惯性小明向前倾;
第3空 如果保持速度不变,,所以那么该汽车到达西安大约还需要 1.3h。
【分析】
第1空 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标志牌时运动的;
第2空 车停了,小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第3空 速度不变 。
13.(2023·莲湖模拟)茶壶是我国人民喝茶时用来沏茶的器具。如图所示,壶嘴和壶体可以看作是一个 。给茶壶加水的过程中,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会 。
【答案】连通器;变大
【知识点】压强;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
第1空 壶嘴和壶体下端时连通,上端开口的,壶嘴和壶体可以看作是一个连通器,
第2空 给茶壶加水的过程,茶壶对桌面的压力F=G水+G壶,而G水曾加,G壶不变,受力面积也不变。,所以压强增加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大。
【分析】
第1空 根据连通器的知识作答;
第2空 根据,所以压强变大。
14.(2023·莲湖模拟)如图甲所示,给玻璃杯中装入不一样多的水,敲击时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由玻璃和水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通过装水的玻璃杯看到后面的文字,这个玻璃杯和水相当于一个 ;如图丙所示,装满水的玻璃杯用纸片盖上,倒置,纸片和水不会掉下来,说明了 的存在;如图丁所示,和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杯把气球“吸”了起来,是因为玻璃杯带了 。
【答案】振动;凸透镜;大气压强;电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大气压强的存在;声音的产生;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
第1空 给玻璃杯中装入不一样多的水,敲击时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由玻璃和水的振动产生的,
第2空 装水的玻璃杯满足中间厚,边缘薄,这个玻璃杯和水相当于一 凸透镜,
第3空 装满水的玻璃杯用纸片盖上,倒置,纸片和水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纸和水受到一个向上的托力,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第4空 和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杯把气球“吸”了起来,是因为玻璃杯带了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分析】
第1空 声音时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2空 装水的玻璃杯满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相当于凸透镜,
第3空 装满水的玻璃杯用纸片盖上,倒置,纸片和水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纸和水受到一个向上的托力,
第4空 和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杯把气球“吸”了起来,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15.(2023·莲湖模拟)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深水下潜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 ,浮力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整个过程潜水器的体积不变)。当“奋斗者”悬浮在水中某一深度时,它受到的浮力 重力。
【答案】变大;不变;等于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
第1,2空 “奋斗者”号在深水下潜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第3空 当“奋斗者”悬浮在水中某一深度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分析】
第1空 根据;
第2空 根据进行判断;
第3空 当“奋斗者”悬浮时,F浮=G物。
16.(2023·莲湖模拟)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实验得到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0V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 W。(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2.67;7.33;1.14;0.88
【知识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解析】【解答】
第1空 如图乙,当灯泡两端电压时,电流时,电阻,
第2空 因为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
第3空 灯泡的额定功率,
第4空 如图,当U1=2.0V时,电流I0=0.22A,而此时UR0=6V-2V=4V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分析】
第1空 根据求电阻;
第2空 因为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先求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求电阻;
第3空 根据求灯泡的额定功率;
第4空 读图,找出对应的电流电压,再计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求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17.(2023·莲湖模拟)如图所示,太阳能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向右勺速行驶,请在图中画出汽车受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O点上)。
【答案】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O上,如图
【分析】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O上。
18.(2023·莲湖模拟)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将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螺线管右侧的磁体所受的吸引力会变大。请将图中的滑动变阻器按要求连入电路,并画出螺线管的绕法,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答案】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解答】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用右手安培定则知,螺线管左边为N级,右边是S级,所以磁感线是从N级出发回到S级。而开关闭合后,将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螺线管右侧的磁体所受的吸引力会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要接右下,如图
【分析】
用右手安培定判断,螺线管左边为N级,右边是S级,磁感线是从N级出发回到S级。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19.(2023·莲湖模拟)
(1)如图(1)所示,小明在测量物块重力,此物块重 N。
(2)如图(2)所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说明 的大小变化情况。
(3)石榴汁酸甜可口,小明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3)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3)乙所示。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1.6
(2)动能
(3)62.4;1.12×103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
(1) 如图(1)所示 ,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物块重 1.6N。
(2) 如图(2)所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说明动能的大小变化情况。
(3)第1空 如图(3)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62.4kg/m3 。
第2空 ,所以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1.12×103kg/m3 。
【分析】
(1)由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得。
(2)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应用的转换法。
(3)第1空 由天平的读数可以得,
第2空 根据密度的知识点也可以算出。
20.(2023·莲湖模拟)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UAB/V UBC/V UAC/V
2.6 1.8 4.4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 状态。
(2)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 (选填“能”或“不能”)正常测量L2两端电压。
(3)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 。
【答案】(1)不同;断开
(2)不能
(3)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知识点】电压表的连接
【解析】【解答】
(1)第1空 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不同得小灯泡,
第2空 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2)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不能正常测量L2两端电压。
(3)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分析】
(1)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实验时要换用不同规格得灯泡进行实验;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导致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3)只做了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21.(2023·莲湖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安装 (选填“石棉网”或“温度计”)。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2)由图象a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当地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由图象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
(4)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绘制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 (选填“b”或“c”)。
(5)根据实验中发现的规律可以判断“当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是 (选择“正确”或“错误”)的。
【答案】(1)石棉网;71
(2)90;低于
(3)不变
(4)c
(5)错误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
(1)第1空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安装石棉网。
第2空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71 ℃。
(2)由图象a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0℃,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由图象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4) 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绘制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C。
(5)根据实验中发现的规律可以判断“当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是错误的。
【分析】
(1)第1空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由下到上;
第2空 如图温度计的读数是71℃;
(2)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当地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时的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如图所示可得出。
(5)当水沸腾后,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22.(2023·莲湖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有如下操作:
(1)实验前,小明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如图甲所示)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明将(1)中测过焦距的凸透镜、蜡烛以及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要让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 。要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应来回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 (选填“最小的像”、“最大的像”或“最清晰的像”)。
(3)通过步骤(2)的调整,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后,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得到了如表的现象和数据。
物距/cm 像的性质 像距/cm
倒正 大小 虚实
30 倒立 缩小 实像 14.7
27 倒立 缩小 实像 15.5
22 倒立 缩小 实像 17.8
20 倒立 等大 实像 20
17 倒立 放大 实像 22.6
15 倒立 放大 实像 28.7
12 倒立 放大 实像 59
10
7 正立 放大 虚像
5 正立 放大 虚像
3 正立 放大 虚像
由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像;在成实像时,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会 。
(4)小明用实验中的凸透镜自制了一个镜头可以伸缩的照相机,如图丙所示。他用这个自制照相机观察电脑屏幕,调整得到清晰像。然后他靠近电脑屏幕一些,这时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要把镜头 (选填“向外伸”或“向回缩”)一点。
(5)小明在用(4)中自制照相机观察远处景物时,淘气的小华将一支铅笔紧贴着镜头挡在了镜头前,这时此自制照相机的光屏上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答案】(1)10.0
(2)同一高度;最清晰的像
(3)倒立、缩小;减小
(4)向外伸
(5)完整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就是焦距,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第1空 要让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第2空 要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应来回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
(3)由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在成实像时,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会减小。
(4)如图丙所示 ,他用这个自制照相机观察电脑屏幕,调整得到清晰像。然后他靠近电脑屏幕一些,这时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要把镜头向外伸一点。
(5)观察远处景物时,淘气的小华将一支铅笔紧贴着镜头挡在了镜头前,这时此自制照相机的光屏上的像是完整的。
【分析】
(1)如图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就是焦距。
(2)第1空 实验时,三心(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
第2空 因为实像时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是最清晰的像。
(3)由表中数据可知。
(4)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得,物近像远像变大。
(5)因为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而所成实像都是在主光轴下方。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
23.(2023·莲湖模拟)如图为电吹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电路原理图。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通电后可以送风,当选择开关O接在C、D位置时,电吹风处于关停状态。如表是吹风机铭牌的部分数据,当电吹风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求:
QG——66吹风机 额定电压 220V 冷风功率 44W 热风功率 484V
(1)吹风机吹热风时,电动机和电热丝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吹风机吹冷风时,主要将电能转化成了 能。
(2)吹风机吹冷风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3)吹风机吹热风5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电热丝的电阻是多少Ω?
【答案】(1)并联;机械
(2)电吹风吹冷风时,其电功率为P冷=44w,电路中的电流
(3)电吹风吹热风时,其电功率为P热=484W,吹风机吹热风5min,消耗的电能:W=P热t=484W×5×60s=1.452×105J; 电热丝消耗的功率为:P电热丝=P热﹣P冷=484W﹣44W=440W,
电吹风电热丝的电阻为:
【知识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
(1)吹风机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并联,而吹风机吹冷风时,电热丝没有工作,主要时电动机工作。
(2)因为吹冷风时,其功率时44w,两端电压时220V,根据P=UI可算出电流。
(3),吹热风时是电动机和电热丝一起工作,根据W=Pt可算出其5min消耗的电能;要求电热丝的电阻,可以求出电热丝的功率P电热丝=P热﹣P冷 ,再根据可求出电热丝的电阻。
24.(2023·莲湖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容积为50L的电辅助太阳能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水器)。在光照条件不好时,可用电加热器加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会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为了防止触电,热水器在向外供水过程中会自动断电。某日因天气原因,太阳辐射能为E=1.75×106J/(h m2)(每小时每平方米辐射的热量),太阳能只将水由20℃加热到了30℃,此时开启电加热器,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70℃。已知太阳能板的面积为2m2,水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6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供水过程中不计热量损失,请根据以上条件分析计算:
(1)水吸收太阳能的多少。
(2)太阳能板当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
(3)在热水器向外供水时,通过控制冷、热水阀使热水器内的热水与20℃的冷水混合,已知人在淋浴时适宜的水温为40℃,每个人淋浴用水均为30L,假设热水器内70℃的热水能全部用完,则能满足几个人的淋浴用水?
【答案】(1)解:热水器内水的体积V=50L=50dm3=50×10﹣3m3,
热水器内水的质量为:m=ρV=1.0×103kg/m3×50×10﹣3m3=50kg,
水吸收的太阳能为:Q吸=cm(t﹣t0)=4.2×103J/(kg ℃)×50kg×(30℃﹣20℃)=2.1×106J;
答:水吸收太阳能为2.1×106J;
(2)解:太阳能板当天接收的太阳能 ,
太阳能板当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为:t= = =10h;
答:太阳能板当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10h;
(3)解:50L、70℃的热水温度降低到40℃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Q2=cmΔt2=4.2×103J/(kg ℃)×50kg×(70℃﹣40℃)=6.3×106J;
不计热量的损失,20℃的冷水温度升高到40℃的过程吸收的热量为:
Q3=Q2=6.3×106J,
冷水的质量为: ;
冷热水混合后40℃水的总质量为:
m总=m+m′=50kg+75kg=125kg,
总体积为: ,
能满足淋浴用水的人数为: ,
所以能满足4人的淋浴用水。
答:能满足4个人的淋浴用水。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
【解析】【分析】
(1)要求出水吸收的太阳能,先求出热水器中水的体积,再根据求出水的质量,再由可求出。
(2)先求出太阳能板接收的太阳能,,再根据每小时每平方米辐射的热量求出所用的时间。
(3)首先算出50L、70℃的热水温度降低到40℃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Q2=cmΔt2 ,再根据不计热量的损失,20℃的冷水温度升高到40℃的过程吸收的热量Q3=Q2 ,冷水的质量,
冷水和热水混合后 40℃水的总质量,最后根据可算出总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