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声音是什么(有答案)
1.1声音是什么2
姓名: 日期: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 停止,发声停止。
2. 发声的物体叫做 。固体、 、 都能成为 。
3.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这种方法叫 法。
例1: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 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
例2.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例3.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经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2.在观察客观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从而认识事物本质,这种方法叫 法。
例1.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
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大地、水、鱼 D.水、鱼
例2.我国于十月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将会与“天宫二号”对接,宇航员在“天宫”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例3.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右侧音叉时,与左侧音叉接触的乒乓球 ,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
例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理由是: 。
知识点3:声音是一种波 声音具有能量
1.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 。
2.声音遇到高大障碍物会 回来,这种现象叫 现象。
3.在物理学中借用直观、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掌握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这种方法叫 法。
例1.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牙医用声波洁牙
C.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D.利用声呐测海深
例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例3.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知识点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1.通常情况下,在15℃空气中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m/s;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 v液 v气;
3.一般而言,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反应时间为 s左右;人与障碍物至少相距 m才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例1.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如图所示,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
到回波,此处海底的深度为 m。若海底深度是6.75km,则需经过 s
才能接收到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例2.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例3.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 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 次声音。
【精练精讲】
专题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以下实验不能阐述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
B.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取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抽掉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
例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蝙蝠靠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
例3.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A. 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 没有传播介质
C. 鼓的振动变快了 D. 鼓面停止了振动
例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
B. 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D.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例5.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
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
A. 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B. 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
C. 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
D. 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
例6.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
A. 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 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 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 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
A
)专题2:利用回声测距离
例1.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
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
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
A.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
例2.一个人站在两边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在0.3 s和0.7 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声速为330 m/s,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 )
A. 165 m B. 198 m C. 231 m D. 330 m
例3.海面的船只上站着一个人,在海面下150m处发出一次响声后,此人在海面上很快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响声间隔0.4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海底的深度为 m。
【课后巩固】
1. 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声波做子弹的枪.当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实际上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
A.固体 B.气体 C.真空带 D.液体
2. 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用来描述回声现象的? ( )
A.“隔墙有耳” B.“余音绕梁” C.“震耳欲聋” D.“掩耳盗铃”
3. 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4. 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 B. 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
C. 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 D. 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5. 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只有气体和固体能传播声音
C. 声波引起耳朵里鼓膜的振动 D. 在月球上两个宇航员能象在地球上一样自由的交谈
6. 上课的铃声响了,铃声是由于铃的________产生的,铃声是靠________传入耳中的.
7. 某同学站在建筑工地上看见高处的工人师傅用榔头猛地向一个工件敲击了一下,经过0.3s后才听到敲击工件的声音传来.问这个同学与工人师傅相距 m。
8. 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
,这个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在本实验中乒乓球的作
用是 .
9. 小红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激起水花;小强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
笔,敲响钟后,笔尖在纸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他们共同探究的问题是: ;
(2)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能得出共同的结论是 .
(3)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1、C;2、C;3、B;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1、C;2、B;3、被弹开;振动;空气;能量;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固体可以传声;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好;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不能;细棉线没有拉直不能振动,从而不能传播声音;
知识点3:声音是一种波 声音具有能量
1、B;2、D;3、C;
知识点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1、3000;9;2、大于;3、2;钢管;空气;3;
【精练精讲】
专题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D;2、D;3、D;4、D;5、D;6、B;
专题2:利用回声测距离
1、C;2、A;3、450;
【课后巩固】
1、C;2、B;3、D;4、D;5、C;6、振动;空气;7、102;8、弹开;振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9、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在桌子上撒一些纸屑;